字體



諾貝爾文學獎得獎作品: 《老人與海》

《老人與海》(The Old Man and the Sea)是美國作家厄尼斯特·海明威(Ernest Miller Hemingway)生前最後一部主要作品,於1952年出版。該書改編自真實故事,劇情講述一名古巴老漁夫聖地牙哥(Santiago)與一條大馬林魚的纏鬥。該書改編自海明威在1935年得知的真實故事。他在3年後開始動筆,但中途分心去寫《戰地鐘聲》,直至1950年才繼續。海明威認為《老人與海》是「他這輩子最好的作品」。

《老人與海》於1952年9月1日出版,甫出版即成為美國每月之書俱樂部的選書。海明威因該書而榮獲普立茲小說獎及諾貝爾文學獎,從此聲名大噪。2003年,該書在英國廣播公司(BBC)舉辦的「大閱讀」(The Big Read)票選活動中名列第173名。《老人與海》曾三度改編成電影。

《老人與海》改編自一個真實故事。1935年,一名老漁民告訴美國作家歐內斯特·海明威自己曾經捕獵到一條大馬林魚,但是後來被鯊魚吃掉。海明威在1936年將這個故事寫成報導,登在《君子雜誌》上。老漁民的這段傳奇經歷引起了海明威的重視,他決定把老漁民的經歷寫成小說介紹給讀者。2年後,海明威開始動筆,但中途分心去寫《戰地鐘聲》。1950年聖誕節後不久,海明威產生了極強的創作欲,在古巴哈瓦那郊區的別墅「觀景社」,他開始動筆寫《老人與海》(起初名為《現有的海》)。《老人與海》原本是海明威一篇長篇海洋小說(即他死後出版的《海流中群島》)的其中一個段落。海明威曾在訪談中表示,《老人與海》本來可以寫成長達一千頁的巨著,將老人所在村莊裡每一位人物的生老病死都寫入,可是這樣的作品已有人寫過,於是他決定聚焦在老人與大海上,讓他自己對書中人物和環境的知識與經驗成為「冰山在水面之下的部分」。

故事摘要:
古巴聖地牙哥有個老漁夫聖地牙哥(Santiago)一連84天都沒有釣到一條魚,但他仍不肯認輸,在第85天釣到一條大馬林魚。經過兩天兩夜之後,他終於殺死大魚,把牠拴在船邊,但許多鯊魚立刻前來搶奪他的戰利品。他拚盡全力、用盡一切可用的武器一一殺死牠們,但大魚已經被啃光了,聖地牙哥筋疲力盡地拖回一副魚骨頭。人們看著骨頭驚嘆於這條魚的巨大,而聖地牙哥則在夢中回到他年輕時去過的非洲。

主要角色:
聖地牙哥:一名古巴聖地牙哥的老漁夫,妻子已去世。他曾是一名水手,遊歷過非洲,如今又老又憔悴,但心理依舊堅強,這點可從他在書中講的話看出:「一個人並不是生來就是要給打敗的」、「你可以被他消滅,可就是不能敗給他」。
馬諾林(Manolin):一名住在古巴海邊的男孩,喜歡捕魚生活,是聖地亞哥的學徒,5歲時就隨聖地亞哥出海捕魚,很喜歡聖地亞哥,經常去和他聊天,並幫他收拾漁具。

主題解讀:
象徵主義是知識份子的新花樣。沒有什麼象徵主義的東西。大海就是大海。老人就是老人。孩子就是孩子。魚就是魚。鯊魚全是鯊魚,不比別的鯊魚好,也不比別的鯊魚壞。人們說什麼象徵主義,全是胡說。

——海明威
我試著描寫一個真正的老人,一個真正的男孩,一個真正的海,一條真正的魚和真正的鯊魚。但如果我把它們寫得夠好夠真實,它們就能象徵著很多事情。

——海明威
對於《老人與海》的主題,專家和學者各有各的看法。此處列出其中四種看法,第一種:該書要表達人與自然的關係,自然有時候是無情的,但是人類從來沒有屈服,聖地牙哥就是人類勇敢不屈精神的象徵,也是美國硬漢精神的象徵;第二種:該書通過寫聖地牙哥的故事揭示了人類在命運面前的渺小和微弱。第三種:聖地牙哥不用現代的漁船而堅持用手划船捕魚,將大海視作朋友;他從年輕時的輝煌到年老時的落魄象徵著隨著時代變遷,傳統生活方式的衰落,堅守傳統的人逐漸被時代淘汰;第四種:主角聖地牙哥暗指基督教中的受難者耶穌基督。

約瑟夫·華德梅爾(Joseph Waldmeir)認為,該書的主題與基督教有關,因為書中隱約提到了十字架:「『Ay(哎)!』他(聖地牙哥)叫了。這個詞沒法譯得傳神,也許只是像一個人感到釘子穿透他的雙手,釘進木頭裡去時,會不由得喊出的一聲吧」。象徵方面,許多書評認為書中的各種形象都有其象徵意味,例如鯊魚象徵批評家,獅子象徵著壯年時的老人等,不過海明威對此表達反對意見,並特別不滿鯊魚象徵批評家的說法。美國文學評論家哈羅德·布魯姆認為,老人就是海明威自己的化身。

本文作者 → 資料來源於網路
點閱次數: 5278    2020-01-23   分享本文→

聲明:除非注明“轉載”,所有文章均為作者原創! 原創文章,如需轉載,請註明來源:「分享愛,讓世界更美好!」   DISCLAIMER 免責聲明

相關文章
羅賓德拉納特·泰戈爾(1861年5...
(點閱: 5426  發佈:2020-01-23)
列夫·托爾斯泰(1828~1910...
(點閱: 5496  發佈:2019-04-03)
歌德(1749~1832) 德國思想家、作...
(點閱: 5931  發佈:2019-01-15)
威廉·莎士比亞(1564~1616...
(點閱: 5639  發佈:2018-12-10)
  ....更多【文學】相關文章

文章分類:
文學 | 圍爐夜話 | 雕刻 | 名人名言 | 漢字文化 | 書法 | 孔子孟子 | 詩詞 | 國樂 | 音樂 | 更多分類...

您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書法...
李敖講述中國書法史的源流 ...
(點閱: 5425   發佈: 2019-04-01)
詩詞...
《月下獨酌》·李白 花間一壺...
(點閱: 6037   發佈: 2019-01-08)
繪畫...
《日出·印象》,是法國印象派畫...
(點閱: 5542   發佈: 2019-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