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



「莫奈 日出」的圖片搜尋結果

《日出·印象》,是法國印象派畫家莫奈於1872年在勒阿弗爾港口畫的一幅寫生畫。他在同一地點還畫了一張《日落》, 在送往首屆印象派畫展時, 兩幅畫都沒有標題。一名新聞記者諷刺莫奈的畫是"對美與真實的否定, 只能給人一種印象"。莫奈於是就給這幅畫起了個題目--《日出·印象》。它作為一幅海景寫生畫, 整個畫面籠罩在稀薄的灰色調中, 筆觸畫得非常隨意、零亂, 展示了一種霧氣交融的景象。日出時, 海上霧氣迷朦, 水中反射著天空和太陽的顏色.岸上景色隱隱約約, 模模糊糊看不清, 給人一種瞬間的感受。

作品名稱:日出·印象 (Impression Sunrise)

創作年代:1872年

作品出處:克勞德·莫奈

材質:畫布油畫

規格:48×64厘米

收藏地:法國巴黎馬爾莫坦美術館藏

畫派:印象派創始人"印象派之父"

作品賞析

《日出·印象》[1] 描繪的是在晨霧籠罩中日出時港口景象。在由淡紫、微紅、藍灰和橙黃等色組成的色調中,一輪生機勃勃的紅日拖著海水中一縷橙黃色的波光,冉冉升起。海水、天空、景物在輕鬆的筆調中,交錯滲透,渾然一體。近海中的三隻小船,在薄霧中漸漸變得模糊不清,遠處的建築、港口、吊車、船舶、桅杆等也都在晨曦中朦朧隱現。這一切,是畫家從一個窗口看出去畫成的。如此大膽地用"零亂"的筆觸來展示霧氣交融的景象。這對於一貫正統的沙龍學院派藝術家來說乃是藝術的叛逆。該畫完全是一種瞬間的視覺感受和活潑生動的作畫情緒使然,以往官方學院派藝術推崇的那種謹慎而明確的輪廓,呆板而僵化的色調蕩然無存。這種具有叛逆性的繪畫,引起了官方的反對。

這幅名畫是莫奈於1872年在阿弗爾港口畫的一幅寫生畫。他在同一地點還畫了一張《日落》, 在送往首屆印象派畫展時, 兩幅畫都沒有標題。一名新聞記者諷刺莫奈的畫是"對美與真實的否定, 只能給人一種印象"。莫奈於是就給這幅畫起了個題目--《日出·印象》。它作為一幅海景寫生畫, 整個畫面籠罩在稀薄的灰色調中, 筆觸畫得非常隨意、零亂, 展示了一種霧氣交融的景象。日出時, 海上霧氣迷朦, 水中反射著天空和太陽的顏色.岸上景色隱隱約約, 模模糊糊看不清, 給人一種瞬間的感受。

他對光色的專注遠遠超越物體本身的形象,使得物體在畫布上的表現消失在光色之中。他讓世人重新體悟到光與自然的結構。所以這一視野的嬗變,以往甚至難以想像,它所散發出的光線、色彩、運動和充沛的活力,取代了以往繪畫中僵死的構圖和不敢有絲毫創新的傳統主義。

"如果你弄個《日出·印象》的黑白版本(如圖),會發現太陽基本消失了……沒錯,太陽本身沒有光,只是憑色彩的映襯,才製造出這樣的效果!"

當1874年莫奈和一群青年畫家舉辦​​展覽時,這幅《日出·印象》遭到了誹謗和奚落。有的評論家挖苦說:"毛坯的糊牆紙也比這海景完整!"更有人按這幅畫的標題,諷喻以莫奈為首的青年藝術家們為"印象派",於是"印象主義"也就成了這個畫派的桂冠。

該畫1985年被搶劫,據法國被盜藝術品偵緝處1990年12月6日,在科西嘉島一座別墅中查獲。

 

本文作者 → 資料來源於網路
點閱次數: 5537    2019-01-31   分享本文→

聲明:除非注明“轉載”,所有文章均為作者原創! 原創文章,如需轉載,請註明來源:「分享愛,讓世界更美好!」   DISCLAIMER 免責聲明

相關文章
莫內與印象派 (蔣勳老師介紹) 上集 下...
(點閱: 6241  發佈:2019-04-14)
雷諾瓦與印象派 (蔣勳老師主講) ...
(點閱: 5949  發佈:2019-04-14)
達文西 最後的晚餐The Last Supper...
(點閱: 6126  發佈:2019-04-03)
  ....更多【繪畫】相關文章

文章分類:
攝影藝術 | 經典古籍 | 老子莊子 | 孔子孟子 | 菜根譚 | 音樂 | 中醫 | 繪畫 | 文學 | 佛陀智慧 | 更多分類...

您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花藝...
...
(點閱: 5369   發佈: 2017-03-14)
文學...
歌德(1749~1832) 德國思想家...
(點閱: 5927   發佈: 2019-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