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



中國古典文學名著基本介紹

中國古典文學名著是中國文學史上閃爍著燦爛光輝的經典性作品或優秀作品,它是世界文學寶庫中令人矚目的瑰寶。中國古典文學名著有詩歌、散文、小說以及詞、賦、曲等多種表現形式,在各種文體中,又有多種多樣的藝術表現手法,從而使中國古典文學呈現出多姿多彩、壯麗輝煌的圖景。

詳細的內容,請上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是一個線上開放電子圖書館查詢詳細內容。

 

小說
《戰國策》《烈女傳》(西漢)劉向、《搜神記》(晉)干寶、《太平廣記》(宋)李昉﹑扈蒙﹑李穆等、《世說新語》(南北朝)劉義慶、《鶯鶯傳》唐元稹、《西遊記》吳承恩、《三國演義》羅貫中、《水滸全傳》施耐庵、《金瓶梅》蘭陵笑笑生、《醒世恆言》馮夢龍、《警世通言》馮夢龍、《喻世明言》馮夢龍、《東周列國志》馮夢龍《初刻拍案驚奇》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凌濛初、《禪真逸史》方汝浩、《楊家府演義》作者不祥、《封神演義》陳仲琳、《紅樓夢》(《石頭記》)曹雪芹高鶚、《鏡花緣》李汝珍、《聊齋誌異》蒲松齡、《三俠五義》石玉昆、《小五義》石玉昆、《濟公全傳》郭小亭、《說岳全傳》錢彩、《施公案》未著撰人、《綠野仙踪》李百川《隋唐演義》褚人獲、《孽海花》金松岑曾樸、 《老殘遊記》劉鶚、《林外史》吳敬梓、《官場現形記》李伯元、《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吳趼人、《大唐狄公案》(荷)高羅佩、《啼笑因緣》張恨水、《金粉世家》張恨水、《前漢通俗演義》蔡東藩----還包括《後漢通俗演義》、《兩晉通俗演義》、《南北史通俗演義》、《唐史通俗演義》、《五代史通俗演義》、《宋史通俗演義》 、《元史通俗演義》、《明史通俗演義》、《清史通俗演義》、《民國通俗演義》(部分)、《兒女英雄傳》

詩經詞曲文集
《周易》、《尚書》、《周禮》、《禮記》、《儀禮》、《詩經》、《春秋左傳》、《春秋公羊傳》、《春秋穀梁傳》、《論語》 、《孝經》、《爾雅》、《孟子》《楚辭》 、《全唐詩》,《全宋詞》,《樂府詩集》、《文選》、《李太白集》、《杜工部集》 、《韓昌黎集》《柳河東集》、《白香山集》、《金剛經》、《四十二章經》、《心經》、《易安居士文集》、《漱玉詞》、《稼軒長短句》、《通志堂集》、《側帽集》、《東坡七集》、《東坡樂府》、《王臨川集》、《臨川先生文集》、《元豐類稿》、《劍南詩稿》、《渭南文集》、《範文正公文集》、《文憲集》、《文山詩集》、《指南錄》、《白氏長慶集》、《樊川文集》、《李義山詩集》、《陶淵明集》。


史書傳記
《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春秋》、《資治通鑑》、《續資治通鑑》、《通鑑紀事本末》《國語》、《越絕書》、《吳越春秋》、《唐大詔令集》、《列女傳》、《高僧傳》、《東萊先生史記詳節》、《晉書》、《清稗類鈔》、《禹貢》 《唐六典》、《通典》、《史通》、《文史通義》、《戰國策》、《宋史》、《遼史》、《金史》、《元史》、《明史》、《清史稿》、《南史》、《北史》、《新唐書》、《新五代史》、《舊五代史》、《舊唐書》、《周書》、《隋書》、《南齊書》、《北齊書》、《新元史》、《陳書》、《魏書》、《南唐書》等等。


百家經典
《道德經》《墨子》《莊子》、《荀子》、《韓非子》、《管子》、《尹文子》、《慎子》、《公孫龍子》、《淮南子》、《抱朴子》 、《列子》、《孫子》、《孫臏兵法》、《論語》《孟子》、《春秋繁露》、《鬼穀子》、《蘇子》失傳、《焚書》、《續焚書》、《明儒學案》 、《明夷待訪錄》、《藏書》、《美芹十論》(兵家)、《大學》、《中庸》等等。


百科學術雜書
《山海經》、《水經註》、《藝文類聚》、《永樂大典》、《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瘟疫論》、《傷寒論》、《金匱要略方論》、 《黃帝內經》、《本草綱目》、《齊民要術》、《天工開物》、《農政全書》、《夢溪筆談》、《奇門遁甲》、《九章算術》、《文心雕龍》。

 


四大名著
四大名著是中國乃至全人類共同擁有的寶貴文化遺產,在整個華人世界中有著深遠的影響。研讀中國四大名著,是瀏覽中國古典文學的智能之海,也是閱歷中國傳統人文、社會、倫理、歷史、地理、民俗、心理、處事策略的知識之庫。

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全名《三國志通俗演義》,作者羅貫中。英文名:The romance of Three Kingdoms,(翻譯為:三個國度的傳奇故事),為四大名著之一,是歷史演義小說的經典之作。
小說描寫了東漢末年和整個三國時代以曹操、劉備、孫權為首的魏、蜀、吳三個政治、軍事集團之間的矛盾和鬥爭。在廣闊的社會歷史背景上,展示出那個時代尖銳複雜又極具特色的政治軍事衝突,在政治、軍事謀略方面,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三國演義》是中國第一部長篇章回體小說,中國小說由短篇發展至長篇的原因與說書有關。宋代講故事的風氣盛行,說書成為一種職業,說書人喜歡拿古代人物的故事作為題材來敷演,而陳壽(裴松之注引)《三國志》裡面的人物眾多,以多個主人公做線索,事件紛繁,正是撰寫故事的最好素材。三國故事某些零星片段原來在民間也已流傳,加上說書人長期取材,內容越來越豐富,人物形象越來越飽滿,最後由許多獨立的故事逐漸組合而成長篇巨著。這些各自孤立的故事在社會上經過漫長時間口耳相傳,最後得以加工、集合成書,成為中國第一部長篇章回體小說,這是一種了不起的集體創造,與由單一作者撰寫完成的小說在形態上有所不同。 《三國演義》對後來的小說相信有一定的啟導作用。

三國故事在我國古代民間頗為流行;宋元時代即被搬上舞台,金、元演出的三國劇目達30多種。元代即出現了新安虞氏所刊的《全相三國志平話》。元末明初羅貫中綜合民間傳說和戲曲、話本,結合陳壽《三國志》和裴松之注的史料,根據他個人對社會人生的體悟,創作了《三國志通俗演義》,現存最早刊本是明嘉靖年所刊刻的,俗稱“嘉靖本”,本書24卷。清康熙年間,毛綸毛宗崗父子倆辨正史事、增刪文字,修改成今日通行的120回本《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描寫的是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之間近一百年的歷史風雲,全書反映了三國時代的政治軍事鬥爭,反映了三國時代各類社會矛盾的滲透與轉化,概括了這一時代的歷史巨變,塑造了一批叱吒風雲的英雄人物。在對三國歷史的把握上,作者表現出明顯的擁劉反曹傾向,以劉備集團作為描寫的中心,對劉備集團的主要人物加以歌頌,對曹操則極力揭露鞭撻。今天我們對於作者的這種擁劉反曹的傾向應有辯證的認識。尊劉反曹是民間傳說的主要傾向,在羅貫中時代隱含著人民對漢族復興的希望。

《三國演義》塑造了一大群鮮明生動,有生命力的人物形象,羅貫中也因此獲得了在中國文學史上的重要地位。刻畫的近200個人物形像中最為成功的有諸葛亮、曹操、關羽、劉備,趙雲等人。諸葛亮是作者心目中的“賢相”的化身,他具有“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大義胸懷,具有濟世救民再造太平盛世的雄心壯志,而且作者還賦予他呼風喚雨、神機妙算的奇異本領。曹操是一位奸雄,他生活的信條是“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既有雄才大略,又殘暴奸詐,是一個政治野心家陰謀家,這與真實的曹操是有不同的。關羽“威猛剛毅”、“義薄雲天”。劉備被作者塑造成為仁民愛物、禮賢下士、知人善任的仁人誌士。其實歷史上的劉備和演義中的差別很多。但是歷史上的劉備確實也是仁德為懷,感人至深的。

《三國演義》描寫了大大小小的戰爭,構思宏偉,手法多樣,使我們對古代文化有了很多了解。其中官渡之戰、赤壁之戰等戰爭的描寫波瀾起伏、跌宕跳躍,讀來驚心動魄、蕩氣迴腸、感人肺腑。給讀者們帶來豐富的歷史文化。

全書的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簡潔明快,氣勢充沛,生動活潑。
《三國演義》開創了歷史小說的先河,代表了歷史小說的最高成就。自此以後,文人紛紛效仿。在中國文學史上,歷史小說便蔚然成為一大潮流。直到現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都已寫成了各種歷史小說,無不是羅貫中歷史演義的繼承和發展。

西遊記
《西遊記》是吳承恩所著,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優秀的神魔小說,也是一部規模宏偉、結構完整、用幻想形式來反映社會矛盾的巨著。小說以整整七回的“大鬧天宮”故事開始,把孫悟空的形象提到全書首要的地位。第八至十二回寫如來說法,觀音訪僧,魏徵斬龍,唐僧出世等故事,交待取經的緣起。從十三回到全書結束,講述了五百年後,觀音向孫悟空道出自救的方法:他須隨唐三藏到西方取經,作其徒弟,修成正果之日便得救。孫悟空遂緊隨唐三藏上路,途中屢遇妖魔鬼怪,二人與豬八戒、沙僧等合力對付,展開一段艱辛的取西經之旅。

作品寫於明朝中期,當時社會經濟雖繁榮,但政治日漸敗壞,百姓生活困苦。作者對此不合理的現象,通過故事提出批評。此作品共一百回,六十萬餘字。分回標目,每一回目以整齊對偶展現。故事敘述唐三藏與徒弟孫悟空、豬八戒、沙僧、白龍馬經過九九八十一次磨難,到西天取經的過程。

水滸傳
《水滸傳》又名《忠義水滸傳》,一般簡稱《水滸》,作於元末明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用白話文寫成的章回小說,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 1972年3月17日根據同名小說改編的電影《水滸傳》由張徹,午馬,鮑學禮共同導演。從1994年4月籌拍,到1997年3月關機,歷時3年8個月的同名電視劇由張紹林導演完成。另有同名電影及新版電視劇。

《水滸傳》的作者歷來有爭議,一般人認為是施耐庵和羅貫中所著。郎瑛《七修類稿》中說:“《三國》、《宋江》二書,乃杭人羅貫中所編。予意舊必有本,故曰編。《宋江》又曰錢塘施耐庵的本。”高儒《百川書志》載:“《忠義水滸傳》一百卷。錢塘施耐庵的本,羅貫中編次。”李贄《忠義水滸傳敘》中提到作者時,說是“施、羅二公”。此外,田汝成《西湖遊覽志馀》和王圻《稗史彙編》都記羅貫中作。胡應麟 《少室山房筆叢》則說是“武林施某所編”,“世傳施號耐庵”。綜上所說,明人大致有三種說法:施耐庵作、羅貫中作和施、羅合作。現在學術界大都認為施耐庵作。施耐庵生平不詳,一般認為是元末明初人。吳梅《顧曲麈談》記施耐庵即元末劇作家施惠,不甚可靠。自20世紀20年代以來,江蘇興化地區陸續發現了一些有關施耐庵的材料,如《施氏族譜》、《施氏長門譜》和《興化縣續志》所載的《施耐庵墓誌》和《施耐庵傳》等。但這些材料相互矛盾處不少,且有明顯不可信處,因此對於這些材料的真偽問題,學術界意見頗不一致,多數研究者持懷疑態度,尚待進一步研究。根據民間流傳的宋江起義故事加工定型。全書敘述北宋末年官逼民反,梁山英雄聚眾起義的故事,再現了封建時代農民起義從發生、發展到失敗的全過程。塑造了宋江、李逵、武松、林沖、張順、吳用等英雄形象。是中國古代優秀長篇小說之一。美國女作家賽珍珠在將它翻譯成英文時就定名為“四海之內皆兄弟”。

紅樓夢
《紅樓夢》是我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國文學藝術的巔峰之作,《紅樓夢》屬章回體長篇小說,成書於1784年(清乾隆帝四十九年)。夢覺主人序本正式題為《紅樓夢》,它的原名《石頭記》、《情僧錄》、《風月寶鑑》、《金陵十二釵》等。是我國古代最偉大的長篇小說,也是世界文學經典巨著之一。作者曹雪芹。現通行的續作是由高鶚續全的一百二十回《紅樓夢》。書中以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為背景,以賈寶玉、林黛玉愛情悲劇為主線,著重描寫榮、寧兩府由盛到衰的過程。全面地描寫封建社會末世的人性世態及種種無法調和的矛盾。

本文作者 → 資料來源於網路
點閱次數: 5734    2019-04-08   分享本文→

聲明:除非注明“轉載”,所有文章均為作者原創! 原創文章,如需轉載,請註明來源:「分享愛,讓世界更美好!」   DISCLAIMER 免責聲明

相關文章
  ....更多【經典古籍】相關文章

文章分類:
音樂 | 文學 | 易經 | 漢字文化 | 老子莊子 | 繪畫 | 雕刻 | 菜根譚 | 國畫 | 中醫 | 更多分類...

您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繪畫...
雷諾瓦與印象派 (蔣勳老師主講) ...
(點閱: 5952   發佈: 2019-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