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



「達文西 蒙娜麗莎」的圖片搜尋結果

蒙娜麗莎是從英文的「Mona Lisa」音譯過來的,來自於達文西去世31年後由喬爾喬·瓦薩里著成的《藝苑名人傳》。在其中,喬爾喬·瓦薩里認為這位模特是佛羅倫斯富商弗朗西斯科·戴爾·吉奧亢多(Francesco del Giocondo)的夫人麗莎·喬宮多。蒙娜在義大利語為Madonna,簡稱Monna(或作Mona),中文翻譯為「我的女士」,通常放在女性的名字前,相當於英語中的「Madam」。所以,蒙娜麗莎的意思是「麗莎夫人」。

這幅畫的另一個名稱是義大利語「La Gioconda」,這是吉奧亢多(Giocondo)的陰性拼寫。義大利語中,「gioconda」的解釋是「輕鬆的,無憂無慮的」,因此「gioconda」也可以指「無憂無慮的婦人」。由於她的微笑,此名稱便有了兩層含義。法語名稱「La Joconde」同樣可以這樣解釋。

19世紀以來,「蒙娜麗莎」(Mona Lisa)和義大利語名稱「Gioconda」已經成為了這幅畫固定的名稱。在此前很長的一段時間,這幅畫有很多描述性的名稱,如「某個佛羅倫斯女士」、「帶著紗巾的情婦」等等。

就藝術領域而言,達文西的「蒙娜麗莎 (Mona Lisa)」堪稱是西洋美術中最有名的畫作,這幅以神祕氛圍的山岳風光為背景的佛羅倫斯女子肖像,可以說是肖像畫中的極品,也是收藏近35萬件藝術珍品的羅浮宮的鎮殿之寶:
  
蒙娜麗莎神秘的微笑,一直是個謎,幾乎什麼事都會作筆記的達文西,卻沒有為這幅曠世鉅作留下任何說明,如此更增添了藝壇的幾絲詭譎與猜疑,也有人認為蒙娜麗莎似笑非笑的幻覺是因為達文西巧妙地應用了眼睛的錯覺:   

就是這謎樣的笑容,讓蒙娜麗莎一直成為眾所注目的焦點,近期更因丹布朗 (Dan Brown) 的小說「達文西密碼 The Da Vinci Code」再掀一波話題。故事情節中的達文西曾參與秘密組織「錫安會」,為了保存一件震驚教會的秘密而將此一秘密隱藏在他的畫作中,一連串的謎團牽涉到耶穌和抺大拉的馬利亞 (Mary Magdalene) 之間的關係、聖杯的秘密…,如幻似真的懸疑情節,立刻又興起全球一股「解謎」熱潮。  

1911年8月21日,這幅舉世聞名的畫作遭竊,法國警方還一度懷疑是畢卡索所為,雖然兩年後在意大利弗羅倫斯被尋獲,羅浮宮還因此為新的展示區加裝了層層的防彈玻璃。一連串的事件,使得這位女子始終被各種光怪陸離的話題包圍著。

十五世紀之前,義大利畫肖像畫幾乎都是描繪側面,能表現出生命氣息的作品比較少,原因是受到羅馬錢幣上側面肖像畫的影響。但是到了十五世紀的時候,新興的藝術贊助人比較不喜歡呆板而制式化的姿勢,而偏好能傳達畫中人個性的正面肖像畫。「蒙娜麗莎 (Mona Lisa)」這幅畫的畫中人名字叫做麗莎 (Lisa),當時她年紀約 24 歲,Mona原意所指為「已婚的女子」,所以Mona Lisa意思就是已婚女子麗莎。據說蒙娜麗莎是佛羅倫斯商人加康迪 (Gioconda) 的第二位妻子,也有人說她是米蘭的一位大公夫人,更有人說蒙娜麗莎其實是達文西的自畫像,但實際是否如此,沒有人能確證。

蒙娜麗莎倒底是誰?為何而笑?始終是令人費解的謎。日本東京都美術館與日本經濟新聞社甚至還舉辦了一個「蒙娜麗莎的一百種微笑」的美術展,展出十六至十八世紀各藝術名家的一百幅臨摹作品。其實若觀賞達文西其他的畫作,像是「麗妲與天鵝」、「岩間聖母」等,其中的女性嘴角微微上揚的畫法似乎都和蒙娜麗莎帶有相同的微笑。

除了微笑之外,蒙娜麗莎的眼神也相當獨特,無論你從正面任何角度觀賞,都會覺得蒙娜麗莎的眼睛直視著你,讓人感覺好像蒙娜麗莎的眼睛會隨著觀眾的視角遊走,這也是達文西巧妙的安排,讓蒙娜麗莎兩隻眼睛形成的視角似乎永遠聚焦在觀賞者的眼睛。

除了上述種種謎團之外,或許你會好奇,這位意大利國寶級大師的作品怎麼會落入法國人的手中?原因是在1516年冬天,當時熱愛藝術的法國國王「法蘭西斯一世 Francis I France」,邀請達文西到「安布瓦士城堡Château d'Amboise」。

法蘭西斯一世冊封達文西為「國王的首席畫家工程師及建築師」,並以「父親 mon père」來稱呼達文西,達文西從此便在安布瓦士城堡旁的克洛斯堡定居下來,這座城堡還有秘道直通當時之行宮—安布瓦士城堡,法蘭西斯一世還經常經由這個秘道來探視達文西。三年後,達文西辭世,法蘭西斯一世還抱著臨終的達文西痛哭 (安格爾所繪製)  。

達文西雖然是法蘭西斯一世的首席畫家工程師,但他在法國期間並未完成任何一項作品,僅遺留下他帶在身邊最喜愛的「聖施洗者約翰」、「聖母子與聖安妮」、以及「蒙娜麗莎」三幅畫作,從此,這三幅作品便在法國巴黎的羅浮宮長期展出。  

關於蒙娜麗莎還有一些有趣的事,根據法國人的說法,蒙娜麗莎在羅浮宮還有一對子女:兒子是拉斐爾所繪的「紳士畫像(Baltazar Castiglione)」,女兒則是柯洛所繪的「佩帶珍珠的女子」,瞧瞧這三位的姿態與神情,還真像那麼一回事,由此也不得不佩服法國人的浪漫與幽默。

當然,達文西還有許多膾炙人口的創作,包括「最後的晚餐 The Last Supper」、「聖告圖 The Annunciation」、「維特魯威人 Vitruvian Man」,後續再找機會向各位介紹。

本文作者 → 資料來源於網路
點閱次數: 5526    2019-01-15   分享本文→

聲明:除非注明“轉載”,所有文章均為作者原創! 原創文章,如需轉載,請註明來源:「分享愛,讓世界更美好!」   DISCLAIMER 免責聲明

相關文章
莫內與印象派 (蔣勳老師介紹) 上集 下...
(點閱: 6241  發佈:2019-04-14)
雷諾瓦與印象派 (蔣勳老師主講) ...
(點閱: 5950  發佈:2019-04-14)
達文西 最後的晚餐The Last Supper...
(點閱: 6126  發佈:2019-04-03)
  ....更多【繪畫】相關文章

文章分類:
書法 | 圍爐夜話 | 老子莊子 | 漢字文化 | 繪畫 | 孔子孟子 | 詩詞 | 經典古籍 | 音樂 | 花藝 | 更多分類...

您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雕刻...
台灣藝術家微雕筆尖上聖誕老人 ...
(點閱: 5444   發佈: 2020-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