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



認識書法以及對書法藝術的美的認識

一、什麼是書法?

狹義而言,書法的內涵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1、 書法是指以文房四寶為工具抒發情感的一門藝術。工具的特殊性是書法藝術特殊性 的一個重要方面。 藉助文房四寶為工具, 充分體現工具的性能, 是書法技法的重要組成部分。 離開文房四寶,書法藝術便無從談起。

2、 書法藝術以漢字為載體。

漢字的特殊性是書法特殊性的另一個重要方面。中國書法 離不開漢字,漢字點畫的形態、偏旁的搭配都是書寫者較為關注的內容。與其他拼音文字不 同,漢字是形、音、義的結合體,形式意味很強。 古人所謂「六書」 ,是指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六種有關漢字造字和用字 的方法,它對漢字形體結構的分析極具指導意義。

3、 書法藝術的背景是中國傳統文化。

書法植根於中國傳統文化土壤,傳統文化是書法 賴以生存、發展的背景。我們今天能夠看到的漢代以來的書法理論,具有自己的系統性、完 整性與條理性。與其他文藝理論一樣,書法理論既包括書法本身的技法理論,又包含其美學 理論,而在這些理論中又無不閃耀著中國古代文人的智慧光芒。比如關於書法中如何表現 「神、氣、骨、肉、血」等範疇的理論,關於筆法、字法、章法等技法的理論以及創作論、 品評論等等,都是有著自身的體系的。

4、 書法藝術本體包括筆法、字法、章法、墨法、筆勢等內容。書法筆法是其技法的核 心內容。筆法也稱「用筆」 ,指運筆用鋒的方法。字法,也稱「結字」 、 「結構」 ,指字內點畫 的搭配、穿插、呼應、避就等等關係。章法,也稱「布白」 ,指一幅字的整體布局,包括字 間關係、行間關係的處理。墨法,是用墨之法,指墨的濃、淡、干、枯、濕的處理。 其外延主要包括以下兩方面的意思:

來說,書法是指以中國傳統文化為背景、以文房四寶為工具通過書寫漢字 來抒情達意的一門藝術,主要包括筆法、字法、墨法、章法等內容。 廣義而言,書法則不僅指毛筆書法,還包括了鋼筆書法、粉筆書法以及少數民族書法甚 至日本的假名書法、韓國的韓文書法等等。

二、為什麼要學習書法?

首先,書法是中國上下五千年來的優秀文化傳統,它與中國文化相表里,與中華民族精 神成一體,有著深厚的文化內涵,是世界藝術之林的奇葩,它以漢字為載體,涉及語言、文 學、歷史、美學等方面,又與音樂、美術相通。我們作為一個中國人有責任繼承這一傳統, 練好中國書法。在以後的教學工作中,能使學生增長很多知識,達到知識與技能共同提高的 功效。另外,有重點地選擇一些歷代名家作品給學生以直接賞析指導,可讓學生從中感受到 古代文化的藝術魅力,從而激起學生繼承發揚民族傳統的決心與信心,激發愛國熱情。 其次,書法對於培養人的道德素質、身心素質、智能素質及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個 性塑造及審美能力都有及其重要的作用。 眾所周知, 書法是我國獨特的傳統藝術, 千百年來, 一直為人們欣賞和喜愛。漢代的楊雄曾說過: 「字為心畫」 ,即書法是表現一個人的內心世界 的。 美的書法能通過形象而又抽象的線條使欣賞者獲得美的享受, 並能夠陶冶人的人格和性 情。練習書法實際上是習字者用眼睛感受美,用練習探求美,用心領悟美,用手創造美的過 程。魯迅先生說: 「我國的書法藝術是東方的明珠瑰寶,它不是詩卻有詩的韻味,它不是畫 卻有畫的美感, 它不是舞卻有舞的節奏, 它不是歌卻有歌的旋律。 」 還說: 「我國文字有三美, 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 」所以說,學習書法是美育的有效手段。俗話說「愛 美之心,人皆有之。 」面容美醜是先天的,但字寫得美卻可以靠後天努力而獲得,字是人的 另一個儀表。而且,隨著社會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更加追求高質量的生活,許 多人喜歡在家中掛一幅書畫作品以增加點書香,這不僅是裝飾,也體現個人的品味,同時更 是一種美的享受。
「​王獻之《地黃湯帖》」的圖片搜尋結果
王獻之《地黃湯帖》

三、怎樣學好書法?

臨摹與創作是學習書法最重要的兩個階段。從古到今,幾乎沒有一個書法家不是從「臨摹 -創作-再臨摹-再創作」這樣循環反覆的過程中艱難地走過來的。學習書法先臨摹後創作,先 繼承後創新,這是最起碼的程序和方法。 臨摹重在技術訓練,掌握古人書法作品中的技法規律; 創作重在藝術體悟,領略古人書法作品中的藝術韻味。沒有紮實、認真、刻苦的臨摹,創作只 是一句空話; 但沒有創作的追求,臨摹也就失去了動力和意義,只有臨摹和創作相結合,既注重 技法練習,又注意藝術體悟,才能百尺桿頭更上一層。 臨摹是書法專用語,是學習任何一種書體所必須使用的基本方法。學習書法離不開碑帖 , 離不開臨摹,只有對古代優秀碑帖心追手摹,才能掌握各種書體的基本技法(如用筆、結字、 章法、韻味等),也才能體會古人書法作品中的精妙所在。

相關圖片

四、文房四寶

1、筆 毛筆在我國產生和運用的歷史悠久。據《說文解字》稱,筆在燕國稱「弗」 ,吳國稱「不 聿」 ,楚國稱「聿」 ,秦國稱「筆」 。據文獻記載,蒙恬造筆,現在出土的文物足以否定這個 傳說。最早的毛筆實物是在河南信陽長台關二號楚墓出土的戰國早期楚筆。1954 年在長沙 左家公山楚墓出土了戰國中期兔毫筆,筆桿是竹製的。湖北荊門也發現了楚筆。 在中國古代,毛筆的製作可以說是費盡心機。凡是動物身上的毛,幾乎都採集用來製作 毛筆,諸如兔毛、羊毛、馬毛、鹿毛、獾毛、狸毛、鼠須、虎毛、狼毛、狐毛、獺毛、猩猩 毛、鵝毛、鴨毛、豬毛、雞毛甚至胎毛、頭髮、人須等等。動物毛之外,也有選取植物原料 來製作毛筆的,如竹絲、茅草等都被用來制筆。 按照筆毫的軟硬程度,可以分為軟毫、硬毫與兼毫。兔毫、鹿毫、狼毫、鼠須等屬於硬 毫,兔毫是用野兔毛製作的,上好者以紫黑色兔毛做成,稱紫毫。狼毫用黃鼬毛製作,是常 用的硬毫。 、 按照筆毫的長短,將毛筆分為長鋒與短鋒。長鋒筆蓄墨量大,短鋒筆彈性較好。長鋒羊 毫筆比較常見,短鋒筆多為硬毫。按照筆的大小,還可以分為抓筆、斗筆、提筆以及聯筆、屏筆等等名目,最為簡單的分法將筆分為大楷筆、中楷筆、小楷筆和圭筆。

2、墨 墨的使用與毛筆同時或稍早。1980 年,在陝西臨潼姜寨村出土的研杵、石盤、水盂和黑 紅色的氧化鐵化石被認為是使用原始墨的雛形。 按照墨的原料,可以分為油煙墨、松煙墨、混合墨等。按照制墨對象和用途,可以分為 普通墨、貢墨、御墨、自製墨、珍玩墨、禮品墨、藥墨等等。按照墨的外表裝飾,可以分為 本色墨、漆衣墨、漱金墨、漆邊墨。按照墨的外形,可以分為方形墨、長方形墨、圓形墨、 橢圓形墨、不規則形墨等。按照墨的顏色,可分為黑色墨和黃墨、朱墨、紅墨、白墨、棕墨、 藍墨等彩色墨。

3、紙 造紙術是中國人民貢獻於世界文明的四大發明之一。紙的使用不僅影響著書法風格的變 化,而且還推進了人類文明的進步。 按照造紙的原料,可以將紙分為麻紙、竹紙、皮紙、混合紙漿紙、還魂紙。按照產地, 可以分為宣紙、蜀紙、高麗紙等等。按照生熟程度,宣紙又可以分為生宣、熟宣、半生熟紙。 生宣吸水性強,熟宣不吸水,半生熟紙界於二者之間。當代書法練習者多使用毛邊紙、元書 紙,創作多使用生宣和半生熟的色紙。

4、硯 硯的歷史悠久,硯的雛形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時代的研磨工具。迄今為止,考古發現的最 早的硯台為 1975 年湖北雲夢睡虎地秦墓出土的戰國末期石硯。 按照硯的質地,可以分為石硯、陶硯、木硯、瓷硯、銅硯、鐵硯、玉硯等,其中,石硯 與陶硯最為常見。按照產地,又可將石硯分為端硯、歙硯、苴卻硯、洮河硯、賀蘭山石硯、 青州硯等。端硯為硯中極品,產地在廣東端州(今廣東肇慶)按照形狀,可以把硯台分為長 方形硯、圓形硯、鳳字形硯、龜形硯、箕形硯等等。 所有這些硯台中,以石硯最為常見,性能最好。佳品石硯石質細膩滋潤,易發墨又不損 筆。好的石硯不僅具有使用價值,還具有觀賞價值。

五、書寫姿勢與執筆方法

學書者首先應擺好正確的書寫姿勢和掌握正確的執筆方法。這不僅關係到今後能否練好 字,而且關係到書寫者的身體健康。 書寫姿勢 毛筆的書寫姿勢主要有兩種:一是坐書姿勢,一是立書姿勢。前者主要在書寫字徑不大 的字和幅面不大的作品時採用,後者一般用於書寫字徑較大的字和大幅作品時採用。 (一)坐書姿勢 正確的坐書姿勢,可以概括為八個字: 頭正、身直、臂開、足安,

1.臂開 關鍵是兩臂自然撐開,大小臂夾角至 90°以外,使指、腕、肘、肩四關節能輕 松和諧地配合,身體的力量可以暢通地傳到筆尖;

2. 身直 要做到以上要求, 身子就要儘量坐正、 坐直。 胸口離桌沿的距離約在 3 寸左右(根 據所寫字的大小適當調節距離的遠近)。不可緊貼桌面或彎腰駝背;

3.頭正 頭部端正,略向前俯。不能歪斜,以保證視角的適度,眼睛與紙面距離大致保 持在 30 — 40 厘米。左手邊按紙,邊調節紙的位臵,使正在寫的字始終在眼和手的最佳範圍 內。

4.足安 兩腳自然平放,屈腿平落。兩腳平行或略有前後,雙腿不可交叉(俗稱為二郎 腿) 。 (二)立書姿勢 立書姿勢是為了懸腕運轉靈活,同時由於居高臨下,視角開闊,便於統觀全局,掌握章法布白。立書姿勢的具體要求為:兩腳稍微分開,一腳略向前,保持好身體的平衡,上身略 向前俯,腰微躬,距離不宜過遠,左手按紙,右手懸腕懸肘書寫。值得注意的是,桌面不應 太低,以免彎腰過度,容易疲勞。 執筆方法 古人十分重視執筆方法,認為「凡學書字, 先學執筆」 。古人的執筆方法很多,如捻管法、 握管法、拔鐙法、三指法、五指法等。對執筆的鬆緊也意見不一。王羲之主張執筆要緊,執 筆緊方能貫力於筆端。蘇東坡主張虛而寬,即執筆要松,這樣便於轉動筆桿。其實「緊」與 「松」是既對立又統一的矛盾的兩個方面。執筆是為了很好的運筆,所以「緊」是指要能很 好地駕馭筆鋒,不讓其飄滑無力, 「松」是指手中的筆運轉靈活,筆鋒能隨心所欲地變化, 字才有韻味。科學的執筆方法可以概括為:筆桿垂直、指實掌虛、自然放鬆。

(一) 筆桿垂直 筆正,指筆桿應與紙面基本保持垂直,為的是保證中鋒行筆,具體說是筆桿垂直,便於 調節八面鋒的筆鋒指向。值得指出的是,在運筆過程中,隨著手腕的擺動,筆桿會倒向筆鋒 所指的方向,如寫橫畫時筆桿向左傾斜,寫豎畫時筆桿向前傾斜.這是完全合理的,但不能 讓筆桿倒向運筆方向而造成「拖筆」 ,更不可倒向筆畫的兩邊而形成偏鋒。

(二) 指實掌虛 指實,用指尖捏筆,不能用指關節處勾筆。因指尖部分感覺靈敏,易於控制筆鋒的細微 變化。手指捏筆要鬆緊適度。一般地說,所寫的字越小,筆就越要捏緊一點,大字則可松一 些。坐書姿勢捏筆要緊一些,立書姿勢則可松一點。 掌虛,是指執筆時掌心要虛空。無名指、小指不得握於掌內。古人說, 「虛可容卵「。即 是說掌心要有一個雞蛋大小的空間,目的是便於手指及關節的靈活運動。

(三) 自然放鬆 執筆自然放鬆,指、腕、肘、肩四關節必能靈活運轉,寫起字來輕鬆自如。比如吃飯拿 筷子,如果筷子抓得很緊,碗裡的飯菜必然夾不到嘴裡去,執筆的道理也是一樣。 如果說執筆主要靠手指的話,那麼運筆則主要靠手腕。宋代姜菱說,筆「執之在手,手 不主運。運之在腕,腕不主執」 。運腕的方式,又分枕肘枕腕、枕肘懸腕、懸肘懸腕。枕肘 枕腕,是說肘部枕在桌面上,手腕下有所依託(一般書家是將左手枕在右腕下面),這種方式 用於寫小楷。枕肘懸腕,則是指肘部枕在桌面上,手腕呈懸空狀,寫中、大楷或小行書用這 種方式。懸肘懸腕是指肘部和手腕全部懸空,常用於寫行、草或很大的楷書。 最後還有一個執筆部位的問題。 一支毛筆,手指捏在什麼部位才是合理的呢?這沒有絕對 的答案。

一般的原則是:寫小字及楷書時,執筆部位可偏下:寫大字或行、草書時,執筆部 位可偏上一些,這樣筆鋒運轉幅度大,筆法流轉靈活。

下面,我們具體介紹一種執筆法:五指法。據說系唐代書法家陸希聲所創,他以五個字分別 說明五個手指在執筆時所起的作用。五個字為;擫、押、鉤、格、抵。 (擫)用來說明大拇指的作用。以大拇指指肚緊貼在筆桿左側。 (押)用來說明食指的作用。以食指指肚緊貼在筆桿右側,與拇指相對夾住筆桿。 (鉤)用來說明中指的作用。中指靠在食指下方,第一關節彎曲為鉤,鉤住筆管外部。 (格)用來說明無名指的作用。無名指緊貼筆桿,把中指鉤向內的筆桿擋住,防止筆桿歪斜。 (抵)說明小指的作用。抵是墊托的意思,指小指墊托在無名指的下面,以增加無名指「格」 的力量。

 

二、書法藝術美的認識

書法是我國富有彈性的獨特書寫工具毛筆寫的方式方法,並依據我國漢字造型的特點, 通過藝術構思,調動藝術手法而形成的。從形式上說,書法以神採為上,形質次之。也可以 說是智測無涯,固也無涯,具以風神氣者為居上,奸於功用者居下,其中之奧妙,也就是古 人所說的: 「玄妙之意,出於物類之表,幽深之理,伏於書冥之間」 。

由是觀之,書法藝術可 以說是無聲之間,無形之相。 漢字其獨有的結構提供了書法的載體,是書法之真。書寫時的筆墨流動是書法的過程,是 書法之善。藝術的組合方式是書法的效果,是書法之美。書法脫雅於俗,出發自欣賞,亦歸 結於鑑賞。所謂:鑒者別也,賞者欣也。根據藝術標準,客觀、冷靜地分析作品的功力鑑別 需專業知識的支撐,而對不同風格作品的喜惡則完全取於個人愛好。 書法美學的鑑賞總體 來說在於形意之間,即分形、意之別。 書法分為形,意兩種美,形之美又分為三種,分別為 :

1、貌——單字結體之美 。字有間架 結構之分,有的是左右結構,有的是上下結構,有的是半包圍,有的是全包圍,對間距、角 度的處理則有要求,一個字整體看起來要顯得「衡」 ,衡分均衡、平衡、制衡,均衡要求字 顯得四平八穩,平衡要求字在動態中的穩定,均衡要求字看似搖搖欲墜實則十分穩定。做到 「衡」之後,字體、字貌、字態就與平常的字有區別了。

2、質——點劃肌理之美 。書法藝 術的表現形式,是由線條來完成的,所謂點劃肌理,則是要求線條富於變化,筆墨濃度視情 況而有變化。書法使用的書寫工具是毛筆,書寫的輕重、疾快、強弱在紙上會留下濃淡、干 濕、剛柔等各種變化的線條 。筆力、墨色的處理能體現書寫者體量、力量,字的容量能反 映書寫者的容量,字如其人,毛主席的字豪放跌宕,恰好反映其人的胸懷廣闊,高瞻遠矚。 點劃形質,剛柔貫氣,動態融情。

3、勢——通篇結構之美 。一篇作品不是每個字都寫好作 品就好,整體的布局,字的分布、關聯十分重要。整體布局的好可以與字的好互相映襯,也 可互補瑕疵。 「通」是整體布局的要求,字與字之間的起承轉合要求整體上有呼應避就的效 果,通觀全篇,質量分布要平均,不可一側過濃,一側過淡;計白當黑,虛白之處並非空洞 無物, 「虛實相生,皆成妙境」的空間達到最好的視覺效果。意之美又分為三種,理、情、 境,這裡就不一一詳解了。 書法藝術是「心靈與心靈之間的交談」,只有書法與欣賞者心貼得緊密,藝術才能保證永 恆,才有意義,才能真正體現出書法藝術的博大宏深和價值所在。

本文作者 → 資料來源於網路
點閱次數: 5736    2018-08-07   分享本文→

聲明:除非注明“轉載”,所有文章均為作者原創! 原創文章,如需轉載,請註明來源:「分享愛,讓世界更美好!」   DISCLAIMER 免責聲明

相關文章
李敖講述中國書法史的源流 ...
(點閱: 5420  發佈:2019-04-01)
黃簡講書法:初級課程14 執筆 ...
(點閱: 5446  發佈:2019-01-14)
  ....更多【書法】相關文章

文章分類:
文學 | 佛陀智慧 | 書法 | 繪畫 | 孔子孟子 | 國畫 | 圍爐夜話 | 其他 | 詩詞 | 攝影藝術 | 更多分類...

您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詩詞...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點閱: 6031   發佈: 2019-01-14)
老子莊子...
動畫版本老子道德經~ ...
(點閱: 5684   發佈: 2016-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