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



《春望》·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此詩表現了詩人愛國念家的深厚感情,是唐詩中膾炙人口、千古傳誦的名篇。
春望:春天所望之所見。
國破:指安史亂軍攻下唐都長安。
驚心:心神為之震撼。
烽火:戰爭中的警報信號。
家書:家信。
白頭:頭上白髮。
渾:簡直。
不勝:禁不起。
簪:即簪子,古人用來束髮或作裝飾。

【白話解釋】

國都殘破,山河依舊不改。城郭春景,遍地樹長草深。
感傷時勢,花兒也都落淚;悵恨別離,鳥兒也會驚心。
春來三月,戰火仍然未斷;消息阻隔,家信價值萬金。
發愁搔頭,白髮越搔越短。稀疏寥落,簪子都難別緊。

【賞析】

公元756年六月叛軍攻下長安,肅宗在靈武即位。杜甫隻身投奔肅宗,途中被叛軍俘獲,帶到長安,但因官職卑微而未被囚禁,次年三月寫下此詩。

春望所見何物?大好河山未改而國破家離,都城殘敗、遍地亂草、樹木空自淒青。首聯寄情於物、托感於景,詩情曲折、工巧自然,出手不凡。次聯進一步把感時恨別而墮淚驚心的感情寄托於本來是賞心悅目的花鳥身上,更顯出作者心中情感之強烈。戰爭連續到次年三月,造成音信不通、消息斷絕,此情人人能解,因此「家書抵萬金」極易引起讀者共鳴,宜其成為千古名句,流傳至今。心中愁悶便頻頻搔首,乃至髮落稀疏,連簪子都幾乎要別不住了,足見憂愁之深長不斷。且於家國之恨外,又見白髮衰落、老之將至,更增一層垂暮之哀。

杜甫留下的詩作中,為後人推崇、傳誦的有許多是感時傷亂的作品,特別是那些表現作者仁愛之心和真摯之情的名篇。仁愛與真情永遠是產生優秀詩歌的源泉,也是歷史用以造就聖賢和明哲的兩大元素。


杜甫(712~770),字子美,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少陵,杜工部。漢族,由湖北搬到河南鞏縣(今鄭州鞏義)人,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世稱“詩圣”、世界文化名人,與李白并稱“李杜”。杜甫的詩篇流傳數量是唐詩里最多最廣泛的,是唐代最杰出的詩人之一,對后世影響深遠。
  這首詩反映了詩人熱愛國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意脈貫通而不平直,情景兼具而不游離,感情強烈而不淺露,內容豐富而不蕪雜,格律嚴謹而不板滯,以仄起仄落的五律正格,寫得鏗然作響,氣度渾灝,因而一千二百余年來一直膾炙人口,歷久不衰。

本文作者 → 資料來源於網路
點閱次數: 5799    2018-12-10   分享本文→

聲明:除非注明“轉載”,所有文章均為作者原創! 原創文章,如需轉載,請註明來源:「分享愛,讓世界更美好!」   DISCLAIMER 免責聲明

相關文章
《登幽州臺歌》·陳子昂 前不見古...
(點閱: 5730  發佈:2019-04-03)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點閱: 6033  發佈:2019-01-14)
《月下獨酌》·李白 花間一壺酒,...
(點閱: 6036  發佈:2019-01-08)
《錦瑟》·李商隱 錦瑟無端五十弦...
(點閱: 5848  發佈:2018-12-16)
  ....更多【詩詞】相關文章

文章分類:
經典古籍 | 國畫 | 音樂 | 花藝 | 菜根譚 | 其他 | 孔子孟子 | 國樂 | 中醫 | 老子莊子 | 更多分類...

您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國畫...
張大千國畫作品欣賞 ...
(點閱: 5593   發佈: 2019-03-11)
詩詞...
《登幽州臺歌》·陳子昂 前不...
(點閱: 5730   發佈: 2019-04-03)
花藝...
花藝作品欣賞 ...
(點閱: 5784   發佈: 2019-03-25)
繪畫...
達文西 最後的晚餐The Last Supp...
(點閱: 6131   發佈: 2019-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