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時閒來沒事的時候,我很喜歡親自彈奏一首西洋經典的老歌《彩虹之上》(Over the Rainbow),我非常喜歡這首歌的優美旋律,以及那具有夢幻般豐富色彩的和聲,有時常會讓我想起小時候,偶爾在住家後山下,因為雨過天晴所見到的一道彩虹,七彩鮮艷的顏色,映襯在翠綠的山巒下,形成一幅天然的彩畫,那種喜悅的心情,我到現在都印象深刻。
小時候對彩虹,或許還不了解它的形成原因,總覺得那是天上仙女下凡,所要走的一座橋(或許是幼稚園老師講的故事吧),所以總是會靜靜地坐在一旁等待,看看是否真的有仙女跑出來,然而就在這種期待的心情下,所以就會覺得身旁一切的事物都是那麼美麗與奇妙,當然我什麼也沒有等到,可是在我的小小心靈中,卻獲得不少美麗夢幻的記憶與快樂的感覺。我想人生不就是如此嗎?當我們在生活中加入了自己的想像,用心去創造、去等待,最後我們絕對會滿載而歸,收穫豐富,相反地,如果我們對生活失去了信心與希望,不再付出、不再期待,那麼我們就很有可能會真的一無所有。就像美麗的彩虹,我們無法去擁有它,可是我們可以體會它的美麗,就只有在它出現的那一剎那,把握當下的美感,當下的心情與感受,存入自己的記憶,那麼我們見到了彩虹,才會有意義,否則彩虹雖美,如果我們不懂得欣賞,只專注著眼前的事情,或者心有旁騖,那麼當彩虹散去時,我們可能什麼也沒有得到,那不是很可惜嗎?而事實上,人生中不也處處都有彩虹,只怕我們往往沒有發現與欣賞的智慧而已吧!
如果你對西洋歌曲或電影有點研究,你對這首《彩虹之上》應該非常熟悉,其實,這首歌的來頭可不小,幾年前,美國電影學院為紀念美國影史一百週年紀念,邀請了一千五百名包括製片、演員、影評及編劇等好萊塢人士共同評選「一百首最佳電影歌曲排行榜」,結果一九三九年由茱蒂葛蘭主演《綠野仙蹤》(The Wizard of Oz )的主題曲《彩虹之上》獲選榜首。這次票選的前十名還包括大家熟悉奧黛麗赫本於一九六一年主演的《第凡內早餐》歌曲《月河》(Moon River)排名第四以及一九四二年歌舞片《假日酒店》的《白色聖誕節》(White Christmas)排名第五。
我想您一定會很訝異,這些歌曲都經過了將近了半個世紀之久,可是它們卻仍然受到世人的喜愛,不知有多少後來的電影、電視,音樂劇,都將這些歌曲,重新改編為各種不同的版本與配樂。然而中國人常說「好酒陳甕底,越陳越香」,這些歌曲就如同一杯好酒,讓人久久無法忘懷,有著自己的生命力,在世人的心中發芽成長,我想在中國古時有秦始皇「焚書坑儒」的事件發生,企圖消滅知識分子,如果現在秦始皇還在世的話,看到世人如此普遍傳頌這首歌曲,我想他就不會有「焚書坑儒」的愚蠢舉動,畢竟好的東西,美的音樂,是會深入人心的,它會像一顆小小的幼苗,在普羅大眾的心田之中,慢慢成長與茁壯,就像那時秦始皇焚書之後,《詩》、《書》雖然一時消失,但卻沒有因此而滅絕,到了漢朝廢挾書令之後,透過一些學者口述,以及人民獻上當初所藏的書,那些被焚的書籍又重見天日了。
《綠野仙蹤》這部電影其實是根據深受世人喜愛的兒童文學作家法蘭克‧包姆(L.Frank Baum)的經典名著《綠野仙蹤》所改編的故事,於1939年一上演,就造成轟動,成為家喻戶曉和最受歡迎的魔幻故事。故事是敘述一場突如其來的龍捲風將劇中主角桃樂絲與她的愛犬嘟嘟吹到天上,然後又漂到一個不知名的奇怪地方。桃樂絲一心想要找到歐茲王國(OZ)的大魔法師,因為只有歐茲大王才能幫助她回到家鄉,而在尋訪的路程中,桃樂絲遇上了沒有頭腦的稻草人,尋找一顆愛心的錫樵夫,以及一隻膽小懦弱的獅子,他們決定共同結伴而行。最後,他們終於到達了魔王的城堡,完成了夢想。
去年夏天,有一天傍晚,我走在回家的路上,我見到了難得的兩道彩虹,這兩道彩虹,一大一小,一深一淺地,落在遠山上,像一對小情侶,手牽著手,戴著那七彩的花環,快樂地在在草地上嬉戲,它那繽紛的色彩,映著夕陽餘暉與彩霞,真是美極了。我被這眼前景象給攝住,久久無法回魂,或許,所有的言語,都是多餘的,那樣的美,不是任何語言可以形容的,只能用心去感受,我停住了腳步,靜靜地把握這眼前的每一刻,只希望,能在我心底永遠保有這一片美麗的彩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