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兩國貿易戰一觸即發,全世界都在為此捏著一把冷汗,也有不少國家虎視眈眈。但其中有很多不樂觀的因素,值得我們思考。
2017年中美貿易額5800億美元,美國逆差卻高達不可思議的2758億美元。貿易逆差,造成了單方向的資金流出,但是如果就自由貿易的原則來看,美國人買到了全世界最便宜的商品,原料和材料,可以把省下來的錢花費在教育,公共建設,科技研發和金融投資,因此如果是公平的自由貿易,其實對雙方都是好的,但問題就在於,中美雙方的貿易,經年累月的處於相對不平等的情況,如此才會導致逆差的不斷擴大。
以中美兩國為例。美國過去對中國大部分產品的關稅很低,並沒有做特殊管制。但中國政府卻對美國產品做了很多的限制。例如美國極具競爭力的電影、藝術等文化產品,以及藥品、汽車等高科技產品,銀行、證券、保險等金融產品,中國政府對其設置了很高的關稅和審查,而對美國最具有競爭力的互聯網(google、facebook、twitter、Instagram等)和媒體則全面封禁。這相當於美國具有競爭力的產品進不了中國,或者進了中國被徵收很高的關稅,而中國產品在美國則暢通無阻。如此長期以往,自然在美國形成了一股不公平交易抗議聲浪。
很多人都認為川普是個瘋狂的商人,是個瘋子,但是如果我們了解貿易戰以及其中的一些關鍵因素,我們就知道,川普真正的原因是在為自己的商業帝國與選舉鋪路,川普貴為美國總統,身邊肯定不缺乏專業的經濟學者,政治專家,中國經濟分析專家,智庫等等人才,但是多數人都認為提高關稅對兩國不利,對美國物價以及GDP成長將造成限制與負面影響,然而這樣簡單的道理,難道川普會不知道嗎?
那麼川普到底打的是甚麼如意算盤呢?
其實真正的重點在於,川普知道自己的籌碼勝算有絕對的優勢,所以才敢如此肆無忌憚。但是如果我們稍加分析,也不難看出他的囂張是有原因的。
中國如果不迅速解決貿易戰問題,中國經濟將會在未來1到2年產生嚴重的經濟衰退,美國本身雖然也會受到影響,但是畢竟影響層面較少,況且美國對其他國家,其他地區的產品還是相對自由,所以一般非科技類產品(如消費性產品,自然容易被取代,例如東南亞,韓國日本等國的商品所取代),最後中國商品將會有一波淘汰競賽展開。
如果中國人還只是被片面的媒體主導,挑動起民族主義的情緒,認為川普是個傻子,中國人自己應該硬起來,與美國硬碰硬,正面迎戰,卻不能拿出真正的應對策略,那麼中國的經濟損失將會比美國大上好幾倍。簡單講,關稅對中國的經濟衝擊是全面的,但對美國的影響卻是局部而片面的,這其中有幾個關鍵因素,值得我們好好思考。
第一就是中國的經濟是屬於製造經濟,整體中國仍處於開發中國家,2018人均GDP不到美金1萬元(美國為 6.2萬)。製造經濟的好處是效率大,成本低,但是利潤薄,一旦商品終端銷售下滑,將造成人力過剩,大量的工人失業等等問題,更進一步會引發全面的社會動盪與政治問題。製造經濟講求的是物暢其流,透過高效率的不斷生產與銷售循環來帶動經濟成長,而製造經濟要轉型成更高附加價值的產業,就必須追求高附加值的製造業、自動化和研發設計等創新來轉型,然而這種轉型需要長期的資本投資,教育訓練和人才培育,更重要的這種投資,須要在自由與民主的環境中,才能得到比較全面與均衡的發展,然而這些都是中國中小企業目前面臨的最大問題。中國很多中小企業非常缺乏創新與獨立的研發能力,一來是缺少人材,另一方面也是因為中國政府長期採用出口補助與各種國家政策來干預市場的自由運作,造成中國有一半以上的中小企業,體質是良莠不齊,缺乏國際競爭力,很多中國製造的產品唯一競爭力,就是低價,雖然這幾年品質也不斷在提升,但隨著這幾年的經濟發展,人工與環境成本的增加,這種低價優勢也漸漸喪失,如今川普濟出的關稅政策,將嚴重打擊中國產品的低價優勢,如此一旦中國商品失去了價格優勢,那麼在市場上的競爭力也將流失和面臨被淘汰的命運。
相反的,美國的經濟是消費經濟,美國的消費經濟建立在他們有美元做為全球通用的強勢貨幣,良好的高等教育,全球頂尖的高科技產業以及全世界最先進的軍事武器製造工廠,儘管美國債台高築,但是美國仍是目前全球最大的經濟體(2018, 20萬億GDP佔全球1/4,中國約為 11萬億),更為重要的一點是,美國擁有3億多的高消費人口和一個相對較為自由與開放的貿易市場。
消費經濟的好處是一種需求經濟,消費是一種實質的需求,正如一個身體健全的人,如果每天的工作和活動的情況正常,就不會刻意的減少飲食的需求,反倒是體質虛弱的人,如果一旦飲食攝取減少,營養不足,將會更加大身體的虛弱,抵抗力減弱甚至引發各種病症。從這種需求的角度來看,美國關稅的增加可以調整美國飲食不均衡的問題(對長期中國進口依賴),雖然這不是最好的解決問題方法,但是這種做法,短期自然會改善本身的體質,至於整體的體質會變得更好還是變差,目前一時尚未能有明確的定論。
另一方面,需求經濟的彈性相對較大,因為需求有時不是絕對的,甚至是可以被取代的,也就是說,關稅提高的結果,只會造成中國商品價格的上漲。但是對其他國家生產的產品,未必會有影響,甚至有可能漁翁得利。另外部分中國商品,為了競爭,有些廠家只能以讓利的方式達到保持商品數量的銷售,維持工廠的基本產能,除非中國商品有絕對的優勢,沒有替代商品,否則一般性商品在市場上的競爭力與商品銷售數量將全面下滑,甚至被日韓或東南亞國家的產品所取代。雖然人民幣從 2018年中以來已經貶值將近10%,主要藉由中國政府採取了新的「資本管制」措施,遏制了資本外流,然而人為的干預貨幣貶值,並不是沒有代價的,它會帶來大量的風險。雖然貶值可以帶來出口優勢,但是這種優勢已經被關稅給抵消,而另一方面為保護自己的財富不受人民幣進一步貶值的影響,中國的個人和企業便會紛紛拋售人民幣,買入其他貨幣。這種被稱為資本外逃的拋售現象,會進一步顯示中國人對本國經濟缺乏信心,並對中國銀行讓人民幣貶值的做法產生各種疑問。不少人甚至會認為人民幣將長期走弱,如此又會更進一步擾亂資金的流動性,引發更多的不安情緒。然而現今資本市場連動密切的環境下,個人和公司還是能找到各種繞過管制的方法,把資金轉出,可是相對的成本和時間增加了。如此就會造成一種惡性循環,讓資本流通更加困難,如此也增加了部分企業資金調度與周轉的靈活與彈性。而這些問題不斷累積的結果,就會導致房地產的全面泡沫化。如果中國房地產大幅度地發生泡沫,更將進一步引發嚴重的金融風暴與通貨膨脹與惡性的通貨緊縮等極端異常現象。
美國針對中國產品全面徵收高關稅,設置壁壘,雖然這不符合自由貿易原則,對美國本土老百姓也加深了一定程度的負擔與經濟剝奪。但是這場貿易戰的背後的真正原因,並不僅僅只是川普本身的一場胡鬧遊戲,只不過川普和過往的美國總統行事風格大不相同,敢說敢做,但仔細觀察貿易戰的問題根源,值得中國人深思。
貿易的本質,就應該建立在誠信與公平的原則基礎上,如果失去這個基礎,那麼貿易就只是一場商人之間的遊戲,那最後就和賭博沒有甚麼兩樣,最後的贏家可能還是在資本和實力雄厚的莊家身上。賭客只可能有一時的好運,卻無法擁有長期的勝算。
中國要想全身而退,應該思考美國人對貿易的真正態度與文化,一味地認為美國人只是看不慣中國經濟突飛猛進,將會超越美國而採取打擊策略,然而這種看法太過於主觀與狹隘,也並不是完全正確的觀念。中美貿易戰的問題根源,其實還是出自於美國人擔心劣幣驅逐良幣 1 的問題,畢竟中國的社會主義制度問題,有太多的控制和管制,讓美國人失去耐心與信心,認為美國繼續以目前現有的方式長期和中國交易,將會喪失更多利益,因而採取保護措施。另一方面中國也應該正視自己政經制度的改革與開放,如果仍然只是滿足於現有的經濟成長,而看不出社會變化後所產生的問題,不懂得思考制度改革與市場自由機制,這將會為中國的長遠進步帶來阻礙,最後轉趨長久的經濟停滯甚至衰退。
另一方面,從宏觀的經濟實力的角度來看,中國與美國的經濟實力,其實還有很大的差距,中國人不應該被表象上的經濟突飛猛進而過度自滿,目前中美的經濟差距,很大的問題是中國政府並沒有真正重視民主,自由,人權這一類的問題,以至於在某種程度上,中國人對自由貿易,國際關係,民主,人權等問題,有很大的失衡,一個國家真正的強弱,經濟與科技實力只是其中一個面向,更多的方面應該表現在國民道德,公共秩序,環保意識,國民教育普及,法律公平性,人權保障等等問題的均衡發展,如此一個國家才能有真正長遠的發展與進步。單方面的科技進步,例如高鐵,太空科技,鐵路建設,5G技術等等高度與單向的發展,其實更凸顯了體制不均衡的根本問題而已。
中國老祖宗在易經上已經說得很明白,訟卦:「有孚窒惕,中吉,終凶。」如果中國可以拿出誠意,看見自己真正的問題,真心誠意的談判與改變,中期還是有利的,否則最終是凶多吉少,如果更糟糕的演變成師卦,那將更為不利,中國要全面反制,唯一的條件就是自己要師出有名,否則「師出以律,否臧凶。」將大凶。
中國要改善目前被美國制裁華為,被世界各國打壓的窘境,應該思考易經同人卦的提示:「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利君子貞。」也就是全面的內部改革,擴大對外開放的程度,平等友好的多和世界各國合作,如此才是長遠的大吉大利之道。
滿清末年,從鴉片戰爭,甲午戰爭,到八國聯軍戰敗,都顯示自我封閉的貿易政策,只會作繭自縛,中國改革開放以屆滿40年,然而現在更進一步的需要思想,民主,與自由的開放,如此中國才能真正的突飛猛進。否則只有經濟的富裕,卻沒有思想與精神層面的跟進與輔助,那麼這種富裕並不能長久,而最終反而會帶來禍害。
1. 「劣幣驅逐良幣」是經濟學中一個古老的原理,它說的是鑄幣流通時代,一國要為金幣和銀幣之間規定價值比率,並按照這一比率無限制地自由買賣金銀,金幣和銀幣可以同時流通。由於金和銀本身的價值是變動的,這種金屬貨幣本身價值的變動與兩者兌換比率相對保持不變產生了“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
這就是說,實際價值較高的“良幣”漸漸為人們所貯存離開流通市場,使得實際價值較低的“劣幣”充斥市場。這一現象最早被英國的財政大臣格雷欣(1533-1603)所發現,故稱之為“格雷欣現象”。
市場上如果人們對假貨不能分辨,並且政策打擊假貨不利,真貨就會被驅逐出市場。公平的竟爭市場才是鍵康的市場。
同樣如果創新得不到保護,創新就會減少。
在企業中也會出現同樣的現象,如果按照“同工同酬”而不是按照員工的貢獻或績效(以及市場行情)來分配薪酬,一個企業就會出現“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因為既然“劣幣”可以賣到同樣的價格,良幣就會退出,尋求其價值得到承認的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