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

文字的智慧

                       
       
        呂不韋是戰國末年陽翟地方的富商,因為資助秦始皇父親子楚繼位有功,後來也因為這層關係,終於在秦國發跡。所以當始皇即位,年紀尚幼就尊不韋為相國,這時不韋位高權重乃與其門下賓客共同編著呂氏春秋,書成後公布於咸陽城門,並以千金懸賞能增減一字之人。當時固然礙於呂不韋的權勢,無人敢於前往加以更動,但是即使放在今日我們來閱讀,也不得不讚歎此書遣詞造句之嚴謹,結構布局之完美,的確發揮了最高文字上的智慧,使所謂:「一字千金」的典故,真正享有名副其實的美譽。
       中國文字有其特殊的結構,堪稱是世上獨一無二最為完美的文字,僅僅只是一個字卻包含形、音、義三要件,而且造句之後變化無窮。並且造字時間歷史悠久,使用起來也是極其方便快捷。在日常生活當中,只要你擁有了基本的使用中文表達的能力,便可以在必要的時候,得心應手地發揮你的智慧,去解決許多問題。以下我就按照不同的情況,分類舉些故事為例,說明巧妙運用文字所呈現的智慧,希望讀者閱讀之後,可以增長自己在這方面的能力,隨時藉此以展露智慧。

一,借題發揮:
        晉武帝司馬炎剛登上帝座的時候,親自去抽籤測字,抽到一個「一」字,按照當時的迷信,帝王傳位的世數,依所得數目的多少而定。這因此使得晉武帝很不高興,而群臣也大驚失色,沒有一個人能作吉利的解說。這時侍中斐楷上前說:「我聽說:「天得【一】而清朗,地得【一】而安寧,侯王得【一】而使天下安定。」他運用了道德經裡的一句名言(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另外作出新的詮釋,讓晉武帝聽了十分高興,而群臣們也都對斐楷這樣的解釋讚歎佩服不已。

        北魏孝文帝元宏替兒子取名為「恂」、「愉」、「悅」、「懌」,中書博士崔光則幫兒子取名為「劭」、「勖」、「勉」。孝文帝對崔光説:「寡人之子的名字以「心」為偏旁;為何賢卿之子的名字卻都以「力」為偏旁?」崔光回答説:「這正是所謂(君子勞心,小人勞力)呀!」

       我們從上面所舉兩則的故事,可以明白斐楷與崔光兩位臣子,非常懂得迎合皇上的心意,運用自己在文字方面特殊敏銳的智慧,借題發揮,將其另作一番新的解釋,實在都是能夠巧妙運用文字以表現出智慧的箇中高手啊!

二、托物暗示:
       三國時有一次曹操正在建築相國官府的大門,門上的椽子剛剛架好,曹操就親自出來察看到底建得如何﹖他看完後一語不發,只叫人在門扇上題了一個「活」字就走了。大家都不明白宰相的意思,就去問主簿楊修,楊修看完後說:「(門)中加個(活),不就是(闊)字了嗎!宰相的意思嫌門太大了。」立刻下令把門拆掉,重新裝修。

       還有一次曹操久攻荊州不下,一時之間覺得十分懊惱,茶餘飯後時常嘴裡喃喃自語:「雞肋!雞肋!」楊修就暗地裡告訴同僚,趕快收拾行裝,大家不明白究竟什麼原因,楊修就說:「雞肋者食之無味,棄之可惜,宰相有歸意。」於是大家都開始收拾行囊,此情形被曹操得知,非常生氣,反而借故說楊修擾亂軍心而把他處死了。這是因為曹操一向猜忌心就很重,而楊修太聰明卻不知收斂些,以致遭來殺身之禍。
我們從以上楊修的故事中,也可以得知俗話說:「聰明反被聰明誤」的道理,雖然智慧多半都能幫助我們解決許多困惑,但是也要掌握住適當的時機,而能夠運用自如,恰到好處。所以有時候我們也不妨學學板橋先生那樣有「難得糊塗」的智慧,讓那些善妒的人無從挑剔,以讓自己躲過劫難。

三、古字新解:
       蘇東坡是宋朝的大文豪,為人風趣幽默,他在廣州為官時,有一次他朋友錢穆父想作弄他,於是下貼子邀請他來吃「皛」飯,東坡應邀赴宴,不一會兒穆父僅上了一碗白飯,一碟蘿蔔,一盞白湯而已,因為三白合而為「皛」字,而飯、菜、湯三者皆白也,故戲稱為「皛」飯。我們的大文豪吃了悶虧,也只有悻悻然而歸。過了幾天,東坡也給錢穆父發了張請帖,也邀請他來吃「毳」飯,穆父依約前往,來到之後,許久也不見有人擺上飯菜,讓穆父飢腸轆轆,這時東坡才扮個鬼臉神秘地微笑著說:「蘿蔔、湯、飯俱「毛」也。」因為「毛」的發音廣東話與「無」是同音。東坡總算報了一箭之仇,錢穆父也只好啞巴吃黃蓮,無可奈何地回去了。

        以上所敘述的雖是一則文壇趣事,可是由於我們這位大文豪,他在文字方面懂得作適當的運用,發揮其在文字上的智慧,讓古字作出新奇的解釋,雖然有點牽強,卻能夠藉此以表現出他那絕佳的機智,更顯示出他獨特的幽默風趣之文人氣質,這實在是值得我們要多加學習的地方。

四、猜謎遊戲:
       有一次有人送給曹操一杯乳酪,曹操覺得這種北方民族的飲料不對自己胃口,只喝了一點兒,示意要讓眾人分嚐,就在杯蓋頂上題了一個「合」字,拿給大家看;大家都不瞭解他的用意。依次傳轉到楊修那兒,楊修就喝了起來,並且說:「主公叫一人一口(「合」字可拆為「人」、「一」、「口」三字),還有什麼好遲疑的呢?」

       又有一次,曹操曾經在曹娥碑下經過,楊修跟隨著他,看見碑的背面題了「黃絹、幼婦、外孫、韲臼」八個字,曹操便問楊修說:「你曉得是什麼意思嗎?」楊修答道:「曉得。」曹操說:「你且不要說,等我想想看。」他們走了三十里後,曹操才說:「我已經想到了!」就叫楊修把知道的另記下來。楊修記道:「[黃絹],是有[色]的[絲],就字形說是個[絕]字;[幼婦],就是[少女],就字形說是個[妙]字:[外孫],是[女]兒的兒[子],就字形說是個[好]字;[韲臼]是承[受][辛]辣之物的用具,就字形說是個[辤]字;整句話就是一般所說的[絕妙好辤]了。」曹操也記下他所知道的,原來和楊修所寫的完全一樣,曹操就讚歎道:「我的才能不如你,竟然相差了三十里啊!」

       我們從上面所敘述的二則故事中,可以看出楊修在文字上有著相當好的智慧,一下子就能掀開喜歡玩字謎遊戲的曹操謎底,實在是個非常聰明的人,可惜的是他並沒有善用他的智慧,碰巧又事奉一位猜疑嫉妒心很重的主子,不懂得稍微謙讓些而不識時務鋒芒畢露,後來終究招來了殺身之禍。這真是值得那些才華外露喜好表現的人,須深引以為戒的事啊!

五、雅俗有別:
       東晉時,謝安有一次,在一個天寒下雪的日子,舉行了一次家庭聚會,和子女們談論文章義理。不久,雪下得很急,謝安高興地說:「白雪紛紛飄下,你們看像什麼呢?」謝安的姪子胡兒說:「把鹽撒在空中,差不多可以相比了。」而謝安的姪女道藴則說:「不如比作柳絮受風飄起啊!」謝安聽了,暗自覺得姪女作詩用辭優雅,確實勝過姪兒作詩出語俚俗,不免放聲大笑起來。

       北宋時歐陽修退隱鄉野,有一天外出正準備乘渡船回對岸的家,在渡船上無意之間聽到有兩位文士的談話,好像是說要結伴去拜訪歐陽修,殊不知歐陽修就在他們身邊,渡船來到河中時,他們看見有一隻鵝跳進水中悠遊著,其中一位忽然詩興大發,於是吟詩道:「岸上一隻鵝。」另一人接道:「撲通跳入河•••••」卻想不岀該如何接下去,他們正在苦思著,歐陽修在一旁便說是否可接:「白毛浮綠水,紅掌泛清波。」他倆一聽很是訝異,這個看起來好像是鄉下土包子的人也會做詩,只得勉強說:「不算好,還過得去。」不多久,船行到一處,他倆看見岸上有一堆灰燼又作起詩來,一人說:「遠望一堆灰。」另一人說:「近看灰一堆。」可是他們又想不岀下面的詩句來,於是歐陽修就說:「一陣狂風起,滿天作雪飛。」這兩人還是不服氣,仍然很驕傲地說:「不怎麼好,只是過得去罷了。」等到大家上岸之後,他們又繼續吟詩道:「兩人同一舟,去找歐陽修。」不等他們說完,歐陽修就接下去說:「修也不知你,你也不知修(羞)。」這時候的歐陽修聽著他們吟著這種俗不可耐的打油詩,在那兒附庸風雅,實在忍不住了,就只好如此狠狠地挖苦了他們一番。

       我們看了上面二則文壇所傳聞的趣事,可以明白使用文字,確實有雅俗之別,在我們要表達時,自己在遣詞造句之時,必須要勤學苦練,謹慎小心,慢慢來培養出自己在這方面的智慧,不能隨便出手,寫些低俗不堪的詞句而遺笑大方。

六、巧字巧詩:
        明末王世禎,入清後於順治年間中了進士,明朝遺老們都不齒其所為,有人寫了譏諷王之詩如下:「滿洲紗帽滿洲頭,滿面春光滿面羞。滿眼胡兒滿眼淚,滿腔心事滿腔愁!」此詩用了八個「滿」字,實在是其妙無比,寫詩者巧妙用詞,而隱藏在詩裡的諷刺意味,更是讓人讚歎佩服不已。

       清朝女詩人何佩玉也曾作了一首「一」字詩如下:「一花一柳一魚磯,一抹斜陽ㄧ鳥飛。一山一水中一寺,一林黃葉一僧歸。」此詩整首共用了十個「一」字,讀來卻並沒有重復之感,表現出一種清新脫俗的意境,令人有遁入世外之思。

       我們從上面二首詩所表露的用詞技巧,可以看出寫詩者的確是善於雕琢文字、頗有智慧而獨具匠心的個中翹楚,他們運用了中國文字的特殊意涵,不僅合乎規格,押韻協律,而且巧奪天工,別出心裁,實在令人折服啊!

七、奇句妙對:
       蘇東坡相傳有一位調皮而聰慧的小妹,善於作對聯,後來嫁給詞人秦觀。有一天陪同哥哥去拜訪東坡好友高僧佛印,之後東坡邀其渡江來家裡作客。他們在渡江的船上,蘇小妹就和佛印一唱一和地對起對聯來,小妹說:「和尚撐船,篙打江心羅漢。」佛印回答說:「佳人汲水,繩牽井底觀音。」小妹又說:「五百羅漢渡江,岸畔波心千佛子。」佛印又答:「一個美人對月,人間天上兩嬋娟。」小妹再說:「清水池邊洗和尚,浪滾葫蘆。」佛印再答:「碧紗帳裡坐佳人,烟籠芍藥。」不久之後,佛印來到了東坡家裡,用過了茶飯,蘇小妹意猶未盡想再出對聯來難佛印和尚,於是她說:「人曾為僧,人弗可以為佛。」佛印立即答道:「女卑作婢,女又不妨稱奴。」小妹又說:「此木作柴山山出。」佛印答:「因火成烟夕夕多。」小妹再說:「秋心合著便成愁。」佛印妙答:「女子拆開不稱好。」兩人這一番相互搶對,真是旗鼓相當,傳為文壇佳話。

       我們從上面所記述的這一段奇妙對聯來看,也許會覺得只是後人附會杜撰的趣事,但是無法否認的是:我們不得不佩服蘇小妹與佛印他們彼此之間才思之敏捷,文字表達能力之高超,這種深具文字智慧的素養,確實值得我們好好來學習的。

八、一語雙關:
       三國時曹操在兩個兒子曹丕與曹植中,比較喜歡聰明而有「才高八斗」之稱的曹植,所以曹丕雖已立為太子,但生性猜疑,很怕會被其弟曹值取而代之,於是時常設計陷害他,在父親面前也總是藉機數落他,說他行為不檢點,隨便與一群朋友喝酒鬧事,曹植本身的確也因文人氣質,常駕車在宮中馳道上亂跑,又擅自打開了只有皇帝才可岀入的司馬大門,品行過於放蕩不羈,終使曹操打消了改立他為太子的念頭。

        曹丕登基之後。仍然不放心於他,三番兩次想要害他。 有一次兩兄弟同車岀遊,路上碰見有兩牛在牆角相鬪,一牛鬪敗,墜井而死。曹丕就叫其弟做一首「死牛詩」,並嚴格限制詩中不能說到牛、說到井以及相鬪而死等字眼,要用別種文字借來代替;而且只限於馬走百步之內就要完成四十個字的詩,如果步完未成就要斬首,想不到曹植百步還未走完,其詩已經做畢,隨即吟道:「兩肉齊道行,頭上戴橫骨,行至凶土頭,峰起相唐突;二敵不俱剛,一肉臥土窟,非是力不如,盛意不得洩。」此詩以「兩肉」「戴橫骨」代牛;以「土頭」代牆角;以「土窟」代井。一語雙關把曹丕所嚴苛要求的詩意都寫入了,也讓自己逃過一劫。又有一次在宮裡,曹丕又命曹植要在七步之內,作出一首詩來,如果作不出來就想藉故殺他,曹植依然能夠邊走邊吟道:「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此詩也以「豆」與「萁」一語雙關來喻兄弟,既是「同根生」,何必「相煎急」,終使曹丕深有慚色。

       我們從上面的故事裡體會到曹植以他傑出而敏捷的文思與才華,躲過了劫難,也運用了自己在文字方面的才能與智慧,以隱含的雙關語,不僅替自己解危,更點醒了一直以來,因為妒忌就想要設計陷害他的同胞兄弟曹丕,這樣傷感而動人的文壇佳話,實在讓人回味無窮的啊!

九、拆字解惑:
        宋徽宗宣和年間,京都有個以拆字算命維生的人名叫謝石,來算命的人,只要隨便寫一個字,謝石就以這個字為根據,把它拆來拆去分析禍福,沒有說得不準的,因而聞名於天下。

        有一次皇上寫了一個「朝」字,讓寵幸的宦官拿著這個字找謝石試著拆字算命。謝石看了這個字,又仔細地看了看那宦官然後說:「這個字不是您這位官人寫的。」那宦官很吃驚,接著又問說:「你儘管根據這個字來算卦吧!」謝石把手放在腦門上說:「把【朝】字拆開了,就是【十月十日】這幾個字,這個字不是此月此日所生的非凡之人所寫,還可能是什麼人寫的呢?」當時在場的所有人都大為吃驚,那宦官飛馬回去稟報皇上。第二天,皇上召謝石到後苑,並讓朝臣和嬪妃們,都隨意寫一個字讓謝石看。謝石均逐字推敲,個個都說得準確有理,因此皇帝給謝石很厚重的賞賜,還封了承信郎的官位。從此以後,四面八方來找謝石拆字的人如潮水一般紛紛湧至。

       拆字算命是我國起源甚久而盛行於民間的一項雜藝,並不一定每位算命的人都能夠測算得十分準確,但是無庸置疑的,他們在文字方面都有相當深度的研究,同時也會察言觀色,再以其在文字方面所具有的拆解分析的高超智慧,仔細揣測一番後機智地作出判斷,自然就能幫人解惑釋疑的了。
 


本文作者 → 周飲龍     瀏覽次數: 23010     發佈日期: 2019-01-18  
聲明:除非注明“轉載”,所有文章均為作者原創! 原創文章,如需轉載,請註明來源:「分享愛,讓世界更美好!」   DISCLAIMER 免責聲明



推薦文章

傾聽是一門藝術

Image result for 傾聽


相關文章
生命的智慧~自序~...
活著就是一種動力,更充滿著一份希望。當你...
(點閱: 28172  發佈:2019-01-26)
說話的智慧...
從前莊子與惠施是好朋友,但是由於思想上各自...
(點閱: 19538  發佈:2019-01-22)
文字的智慧...
呂不韋是戰國末...
(點閱: 23011  發佈:2019-01-18)
  ....更多【生命的智慧】相關文章

文章分類:
生命的呼喚 | 情感 | 人生的八顆鑽石 | 學習 | 愛情悄悄畫 | 生命的謳歌 | 藝術 | 業務行銷 | 生命 | 生態 | 更多分類...

您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愛情與藝術...
~美麗的人生,總少不了愛情的點綴~ 談起愛...
(點閱: 17317   發佈: 2016-09-14)
另一半...
人們總說,人生有時候一直在找尋自己欠缺的另一部份...
(點閱: 19463   發佈: 2016-09-18)
天上的星星...
~人生所遇到的苦,只不過是一種人生的調味料~ ...
(點閱: 12350   發佈: 2021-01-09)
人生尋寶圖--(15...
我們在前面的幾個視頻裡面,陸續提到了人類的想像力根源...
(點閱: 18442   發佈: 2020-01-22)
愛人權...
愛人權,就是追求人權的保障,支持國際社會對保障人...
(點閱: 27398   發佈: 2019-01-18)
天氣之子...
今天來和大家介紹2016年日本賣座動畫《你的名字...
(點閱: 15347   發佈: 2020-01-20)
慧星撞地球...
~多一點好奇心與愛心,人生才能多一點知性與感性~...
(點閱: 18789   發佈: 2016-09-11)
人生尋寶圖--(16...
有一個網友來信,說自己厭倦了過平凡人的生活,但自己又...
(點閱: 20213   發佈: 2020-01-22)
重新開機...
~智慧與勇氣是創造人生喜劇的最佳原料~ 使...
(點閱: 17646   發佈: 2016-09-17)
夏日螢火蟲...
去年夏天,老婆聽說有報導在竹東的內灣山上可以看到...
(點閱: 15759   發佈: 2016-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