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讓人理性,藝術讓人生更豐富~
愛因斯坦曾表示:「要不是全神貫注於在藝術和科學研究的領域永遠也達不到的對象,那麼人生在我看來就是空虛的。」科學與藝術,不知道你有沒有看出它們之間有什麼關係呢?我們從某一個角度來看,科學與藝術不都是由人為想像所創造出來的世界嗎?走在森林或是海邊,我們可以聽到的聲音是極單純而固定的,除了沙沙嘶嘶的響聲之外,恐怕連一首歌也稱不上。看那洶湧波濤的海浪,潮來潮去,人們又怎知道這是地球與月球之間萬有引力的作用呢。科學與藝術是兩個全然不同的世界,而這兩個世界都具有無窮的宇宙,讓人類可以窮畢生之心力,以求精神之恆久。
科學是人類用簡單的幾個數字或是符號所描繪出來的一個定律或是一個現象。例如牛頓力學第一定律,用 F=ma 公式,說明了「物體受外力的作用,物體就在力的方向獲得加速度」。愛因斯坦的質能互換定律,利用簡單的 E=mc2 公式,說明了「質量與能量是可以轉換的」。而科學對人類的貢獻更是舉世皆知的,試想要是沒有偉大的科學家,運用各種科學原理,發明與創造,解釋各種自然界的現象與狀況,可能我們人類到現在都還要露宿街頭,過著野蠻人的生活,或是驚恐著風雨交加的夜晚,以為天神又再發怒了!
藝術也是人類偉大的創作,樂聖貝多芬運用五條線和幾個音樂符號,譜出了無數動人的樂章,詩人李白,用簡單的幾個字,道出異鄉人的思鄉之情,「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是多麼的感人卻又平易近人,為世人所吟誦讚賞,成為千古絕唱;畢卡索,用一支畫筆,幾種顏料,創造出新古典主義,超現實主義派畫家的世界,讓我們的目光充滿想像力,不再局限於眼前的世界。
科學與藝術,是兩個不同的人造宇宙,一個公式、一首詩、一段樂曲、一幅自我的畫像,沒有一樣不需要嘔心瀝血,嘗盡人生百苦,才激發出一絲靈感,在不斷的想像當中,找到一絲一毫證據,留下一點一滴的足跡,然而這也就是人類最真誠與追求永恆精神的可貴。
今天我們之所以不會在夜深人靜的夜晚,感到淒涼與孤單,貝多芬的音樂、李白的詩、畢卡索畫,絕對有其正面的意義,雖然藝術的東西,不能當麵包填飽肚子,然而卻總會讓我們內心充滿了溫暖,即使在寒冷的冬夜,我們都會感受到一種源源不絕的熱量,光照著我們。同樣地,阿基米德的力學原理,笛卡兒的解析幾何,牛頓的運動定律,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沒有這些偉大之科學家,窮畢生之精力,孜孜不息的研究發明,相信我們人生或許會很有限。科學讓人生更理性,也更開闊,21世紀,環遊世界,飛入太空,都不是難事,雖然人生仍有其生命的終點與個人力量的有限性,然而藝術與科學的發展,開創了人生的無限性,增加了人生更豐富的內在情感與生命意義,人生如果少了藝術與科學,人生就再悲慘不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