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常看到有人會抱怨別人:「某某人,真是沒有文化,隨地吐痰,亂丟垃圾。」所以我們常常會認為文化對於一個人來說,所代表的就是一個人的素質與行為表現的水準,但是為什麼一個人的素養或是行為表現不好是文化造成的呢?其實文化的形成,絕非一天兩天的事,因為文化對一個人的影響,就好比是一個色彩豐富的油畫,絕對不是一兩個單一顏色所繪製而成的,通常是由畫家一層又一層的顏色所慢慢堆疊出來的,你在淺顏色上,你會看到深顏色的襯托與融合,你在深顏色上,你又會看到有淺顏色的渲染,尤其在現代複雜的世界裡,很多事情本來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大家互相影響互相融合,因此文化也是一樣,絕對與一個人的生活環境與教育有關,這也包含了一個人所接受的家庭教育,學校的教育,或是國家社會環境的影響。
如果一個人不能重視自己的行為舉止,不懂得約束自己,克制自己,尊重別人,自然可以看得出來這個人,可能是缺乏教育,或是受到生活環境的影響所造成的,造成一個人不能控制自己的本性與自然行為,沒有注重到該有的禮節與行為舉止,然而歸究其原因,就是一個人的文化素樣不夠所造成的,讓這個人不能控制自己的行為舉止,不懂得尊重別人,就好比一個嬰兒一樣,他所唯一能做的事就是用哭鬧來表達他的任何需求,這是最原始的方式,但人因為有理性,有學習能力,所以透過良善的文化薰陶,是可以讓一個人脫胎換骨,成為有影響力或是有內涵的人,而這其中的差異,就在一個人的成長環境與所受到的文化教育影響有關。當然有很多人會認為學歷就是其中一個因素,也有人認為來自父母與家庭的教育影響也很大,不過因為現代人的生活環境比較多元,接受的資訊很廣泛,因此多少也與這個外在的世界環境有很大的影響。
當然文化的層面很廣,廣到可以寫好幾本書來討論,甚至觸及歷史與地理,種族與國家政治等等議題,而世界那麼大,不同地域,不同國家的人,受到環境與歷史等因素的影響,所表現出來的文化差異也是很大的。就好比日本人有很多特有的文化,和中國人或其他的亞洲人有很大的不同,雖說日本文化,有一部份來自中國,但是隨著時間的轉移與改變,文化也發生重大的轉變,比如說,對其他亞洲人來說,墓園是必須保持嚴謹的地方,甚至是敬而遠之的,然而一到櫻花季,日本人竟然會在墳場鋪地毯野餐喝酒。這種差異就是文化所造成的,或許他們認為能和祖先共同賞花享樂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有的甚至叫外送來,完全當作是在家裡般的自在。所以每個國家,每個民族,甚至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文化,無論是從生活習慣,食物,交通,禮儀,節慶等方面都有截然不同的行為,喜好與習慣。而文化對一個人來說,其實就是一個無形的資產,你可能無法在一個人身上看到像衣服一樣美麗的裝飾,但你絕對可以從一個人的談吐與言行之中,感受到這個人的文化內涵,例如我們也常常說某某人,是有氣質的人,很有水準,從文化的角度來看,一定是一個有文化深度的人,才能舉手投足,表現出一個人應有的談吐與知識水準。
文化所代表的真實意義
我個人比較喜歡梁啓超 關於文化的定義,他說:「文化者,人類心所能開釋出來之有價值的共業也。」所以他認為,存在於人類有價值的共同語言文字與歷史特色就是文化,因此梁啟超認為文化是有價值的事物,但是如何去界定文化的價值與範圍,就是一項任務艱鉅與責任重大的工作。
比如說: 中國大陸實施簡體字,文字的簡化,是1950年代左右,周恩來當時為了讓數以億計的廣大農民,能夠盡早快速地認識文字,提高使用文字的速度,提升文化水平,所做的一個決定,但此舉無疑把中國文字做了重大的改變,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延續,就有很大的影響,比如說很多人,學了簡體字,對中國的古籍或是文言文就很難去深入了解,時間往後推移幾百年後,或許能看懂文言文的人就愈來越少了。
所以文化的傳承,是一件重要的工作,而文字就是一個文化傳承的基本工具,姑且不論這個改變是好是壞,但就文化的傳承來說,改變文字這就是值得我們深思的一個問題。這好比,如果我們把英文單字,那些字母比較多比較長的,通通簡化,那麼就很可能造成文字的混淆與混亂,雖然說英文也是從拉丁字母演變而來的,但後來很多英文字的意義與原意就相差甚遠了,又好比日文,擷取了很多漢字,可是與中文的原意就相差甚遠。因此文化所代表的真實意義,就是一個人,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真正有價值的歷史與思想內涵,一個人,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如果去掉了文化的內在價值,這個人,這個民族,這個國家將會變得一無是處,毫無價值可言。
文化所包含的事物與層面:
文化所包含的事物與層面相當廣泛,但基本上可簡單分為三個層面,第一個層面就是,食衣住行的基本層次,在這個層次,文化所表現出來的,就是所謂的物質文化,我們每天要穿什麼樣的衣服,想吃甚麼樣的東西,從事甚麼樣的活動,這些都是最基本的需求,但是我們也很清楚,物質文化所代表的東西是很淺顯的,很容易受到改變與受到外來文化的影響,就好比你走在日本東京的街頭,或是到台北西門町,你會看到很多差不多的速食店,百貨商店,流行服飾店,年輕人手上拿的手機品牌,這些東西所代表的就是世界的一種潮流,一種物質文化。我們無法說這種文化到底是好是壞,但這種文化肯定是隨著時代的改變而改變。然而一個人如果過度沉迷於物質文化的追求,也是很危險的一件事,因為很多追求到頭來都是一場空,時間過去後,就像一陣風,一場風花雪月一樣的不著痕跡,甚麼也不會留下,就好比你衣櫥裡5年10年退流行的衣服,我們再也不會拿出來穿了,因為它在你的心中,已經失去了做為一件美麗衣服該有的價值。然而衣服的功用不是應該就是保暖和遮蔽身體嗎?可是現代人對於衣物的要求文化,已經把流行和潮流的因素加入,並且取而代之,成為主要因素,那麼衣服就是時時在替換與淘汰的商品了。
文化的第二個層次,屬於制度層次,人們為了與他人和諧相處,人類創造出制度文化,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道德倫理、社會規範、社會制度、風俗習慣、典章律法等等。人類藉助這些文化規範,讓人類能夠構成複雜的人類社會,當然這種文化牽涉到歷史,語言與種族地域等等,所以世界各地不同民族社會國家,都有很大的差異。
文化的第三個層次是屬於人類的精神與思想層次,人生除了食衣住行,柴米油鹽之外,人也希望追求精神與思想上的滿足,為了克服人類天生的無知與情感上的缺點、心理上的焦慮和不安,人類創造了精神文化。比如藝術、音樂、戲劇、文學等等來表現人類精神層面的文化。人類藉由這些精神領域的接觸與開創,而獲得心靈層次的滿足與安慰,說穿了,一個人如果不能在這個層次裡建構自我的領域,那麼人生有時候就是空虛的。這也是為什麼很多藝術家,一旦發現自己已經無法再創作出新的作品時,會變得非常沮喪,甚至活不下去而自殺,很多原因就是因為人生所追求的精神領域如果一經到達一個頂點無法繼續超越向前時,人生就是孤獨與寂寞的。這種情況,也很像談戀愛的情侶,在當下常常覺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與快樂的人,可是一旦失戀了,有些人會走上絕路,就是因為把戀愛的對象當作是自己精神領域的寄托對象,然而對方一旦移情別戀,或是沒有辦法和自己的想法或生活相契合時,人就會失去生活的重心,失去了精神的依托,說穿了這種現象就是把自己的精神依託放在一個活生生會改變的人身上,自然這是可憐與可惜的一件事,但是如果一個人能夠看穿這一點,那麼戀愛就是人生的一個禮物,會讓很多人到達不一樣的領域,很多藝術家,音樂家,文學家,也因為有了愛情的滋潤與影響而創造出許多偉大的作品出來,所以人生對精神領域的追求方向是一個很重要的課題,一個人如果沒有辦法在成長的過程中受到良師益友的幫助選擇正確的方向,那麼人生很可能往往只是白白的走那麼一遭,甚麼也沒有留下,雖說人生在很多時候,所謂的意義與目的,也許是人類自己主觀的認定,在許多哲學家或是宗教家看來,人生本來就是空空的一場,空空的來,也空空的去,但是不可否認的,在滿布星斗的黑夜裡,遙不可及的星辰之所以令人們嚮往與望塵莫及,不就是因為那數也數不盡的每一顆星星都暗自的閃耀著光芒,一個人可以沒有任何成就,平淡的過完一生,但一個人也可以變得很偉大,為後代的人們點亮一盞燈,這完全在於你的選擇!
文化和文明的關係
文化和文明有時候是會讓人混淆的,但有文化,不代表就是文明,而文明也不代表有文化內涵,舉例來說,在非洲很多的原始土著,有著自己相當傳統的文化習俗,過著與世無爭的原始生活,但是顯然他們不具有現代人的文明生活,相反的我們看到很多大都市的人,開著跑車,使用極為先進的科技產品,可使骨子裡所表現出來的行為舉止和氣質,就談不上有甚麼文化,腦子裡想的可能是如何賺取更多的金錢,對於路旁僅為溫飽乞討的流浪漢往往不懈一顧,對於國家社會,民族也完全沒有任何的認同與歸屬感,過度的追求時尚流行與奢華,對於這樣的現代文明人,我們又怎能說他是有文化的人呢?因此有文化不必然有文明,相反地,有文明而沒有文化,反而也是一種極度的諷刺與不協調,文明唯有搭配有價值的文化,人類才能在精神領域開創出新的格局與內涵,而事實上,人類現今的文明根源,完全來自於人類能不斷地在世世代代交替之中,不斷地傳承優良的文化,提升文化的品質與內涵,如果沒有文化的提升,融合與改變,人類也不會有今天的文明科技與民主自由的社會發展。相反地,如果一個人,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不能重視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必然會在這時代洪流的巨浪之中而煙飛灰滅的。
為什麼要愛文化
廣泛地來說,文化包含的層面很廣泛,對一個民族的影響層面,可就不單單只有影響一個民族的思想行為舉止那麼簡單了,它甚至與一個民族的盛衰興亡有著重大的關係,例如猶太人就是世界上一個凝聚力非常強的民族,雖然自公元1世紀羅馬人毀壞第二聖殿,征服巴勒斯坦之後,猶太人就變成了沒有祖國,浪跡天涯的民族,千百年來,猶太人既沒有自己的土地,也沒有自己的國家,一再受迫害、驅逐和屠殺,被迫到處漂流,四海為家,是一個不幸並多災多難的民族。但他們卻能在漫長歲月中保持自己的文化、宗教,並能為人類文明進步做出貢獻,在許多國家中成為富人,擁有大量金錢、財富,最後還居然復活了自己的祖國以色列,這就是因為猶太人相當重視自己的文化與傳統,在日積月累的教化過程中,使猶太人逐漸形成了一些相當珍貴的文化。例如,重視集體和互相幫助,常常為他人著想。這種互助精神對於處理和資源調動有很大的幫助,這也是為什麼世界上有很多猶太人能進而成為巨商大賈的原因。此外猶太人也非常強調仁義公平之心,鼓勵幫助他人,尤其是幫助自己民族的同胞。因此,在猶太人內部捐助、施捨的慈善機構很普遍、遵循富者多出、窮者少出或量力而為的原則下,人人根據自己的能力施捨,如18世紀英國倫敦的猶太人人中,有一半窮人是靠另一半富人的資助而生活並度過難關的。也正是因為通過這類代代相傳的文化影響,使這個民族成為具有強大凝聚力的民族。
所以一個人絕對不能不了解自己的文化,更不能不去傳承自己的文化,因為文化對於一個人來說,有著血濃於水的關係,放棄對自己文化的關心與了解,就等同於放棄了自己的歷史與根源,那麼一個人的人生,就會相當的空洞與匱乏,也很難有甚麼作為,我們看看所有歷史上偉大的文學家,音樂家,藝術家,他們之所以能創作出偉大的作品出來,絕對與他們的歷史與文化有很深的關係,雖然這個世界上,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為藝術家,但是從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與無價的觀點來看,文化就是一個人一生當中最寶貴的無形資產。
我們要如何愛我們的文化?
要愛文化,首先就得重視教育,小至一個人的家庭教育,到學校教育,大到國家教育系統,社會文化教育發展與推廣等等,每一個環節都至關重要,因為一個國家民主與文化水準,完全取決於一個國家,國民的文化素養,而國民的文化素養,絕對是這個國民受教育的最終表現成果,如果一個國家的人民受教育的水平越低,自然這個國家要富強壯大,也是很難的。這也是為什麼中國人在十九世紀會受到西方列強國家侵略,那都是因為中國人當時的教育水平低落的緣故。
當然談起教育,這是一個百年大業,責任重大的工作,也很難三言兩語把它說完,不過我個人認為,首先要從每一個人自身做起,因為每一個人都有求知的慾望,也都有向善求好的良心,如果每一個人,可以反省與思考自己的缺點與不足,努力學習求知,改善自己的能力與缺點,那麼每一個只要努力去做,他所改變的,不僅僅是自己的素養與文化水準,他也會間接地影響到他身邊的親人與朋友,因為每一個人,往往會因為別人一句有意義的話,或是寓意深遠的行動,而深受感動與改變。比如說,我個人就是看到宋代大儒張載說讀書人要「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而深受感動,深覺自己應該為這個社會,為這個國家,為這個世界,為台灣人,為中國人做些甚麼事,所以我創辦了「分享愛,讓世界更美好」的網站,雖然我不期望這樣能對這個世界有多大的改變,但是我相信,邁出自己的一腳步,勇於付出與學習,就是最重要的一件事,而在創建網站的過程中,我所獲得的啟發與所受到的回應,實際上卻比我所付出的其實要多很多。
除了我們每一個人要重視教育,時時反省自己,改變自己之外,國家政府能重視國家的教育制度以及人才的培育與培養,也是很重要的一環。如果一個國家,不能長期在人材培育與教育上面投資,那麼國家要有長遠的進步與發展也是很難的,事實上,國家的教育辦不好, 國家沒有優秀的公民,自然無法選擇出優秀的政府官員,沒有勤政愛民的政府官員,一個國家也很難富強壯大起來,這些都是環環相扣,然而一切的根本就是把教育放在一切最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