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考古學家的研究,中國文字是當今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文字之一,也是當今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文字之一。據推算,中文字的歷史,有至少將近五千年左右。雖然古埃及的聖書字[1]和兩河流域的楔形文字[2]。早在公元前三千年左右已經很發達了,它們記錄了古埃及帝國、巴比倫王朝、古波斯王朝的歷史故事。不過這兩種古老的文字,早在公元前後已經失傳,只能在歷史博物館裡看到。但是,中國文字卻是一脈相承,源遠流長地相傳到現在,從未間斷過。
文字的出現,代表著人類社會邁入文明的一個里程碑,而中國文字的誕生,標誌著中國歷史由口耳相傳的史前時代進入了有文獻記載的歷史時代。當人們有了文字記錄和總結的歷史經驗,包括政冶經濟、生產技術、天文曆法、思想信仰、文化藝術等等,前人的智慧和寶貴經驗才得以更完整與直接地傳遞給後人,並且一代代地積累和發展。
關於中國文字的起源,由於缺乏完整的資料,目前並沒有一個明確的答案,只能根據考古學家出土的一些文物來推論,不過大部分的學者認為殷商時期的甲骨文(刻在龜甲和獸骨上的文字),是中國最早的文字,甲骨文多出土於河南安陽小屯村,1898年首次發現。1928年後,經多次發掘,先後出土10餘萬片,主要刻卜辭及占卜紀實的有關文字。有四千餘個,已經識別的有兩千八百餘個。文字結構已從獨體趨向合體,基本具備了象形、指事、會意、假借、轉注、形聲「六書」的漢字構造法則,所以說甲骨文是一種已經成熟了的文字。
除了甲骨文之外,事實上在甲骨文之前還有一種被發現的文字,就是新石器時代的陶文。陶文是因為文字是在陶器上刻劃而得名,陶文有丁工陶文、高郵陶文、半坡陶文等等幾種,因發掘地不同而得名。其中比較著名的是年代最古老的半坡陶文,距離現在已經6000餘年,是在西安滻河東岸的半坡遺址發現的。半坡陶文經考古專家們研究,最後確定了27個文字的確切含義。半坡陶文,是目前以知最早的中國文字。半坡類型的這種陶文,還在長安五樓、郃陽莘野、銅川李家溝和臨潼姜寨、零口、垣頭等仰韶文化遺址中發現,其中以姜寨遺址發現最多,有38種。至於丁公陶文,距今大約四千年,只有十一個。而高郵陶文,因為筆畫特點而被一些學者認為是甲骨文的起源,目前從最早發現在江蘇省高郵市龍虬莊遺址,裡面出土的一些黑陶盆的殘片,有8個類似於文字的刻畫符號。這8個符號,有四個和甲骨文有一脈相承的血統聯繫,另有四個類似於動物圖案。這八個文字,被稱為高郵陶文,推估距今已經4000餘年,比目前已知的甲骨文還要早1000年左右。
除了丁工陶文、高郵陶文之外,其他還有山東大汶河附近遺址,也曾經出土了一塊非常著名的陶片,這個陶片上有一個非常著名的陶符,是一個類似於組合型的文字。這個文字是三個像形字組成的,分別是日上,雲中,山為底座。文字專家,認為這是個「炅」字,也有人稱這個字為「冏」,也有文字專家將其解釋為「日雲山」符號,是一個「旦」字。不管這個字是什麼意思,山東大汶口陶文就只有一個文字,但這個文字距今已經有4500年的歷史了。總之,雖然陶文的發現時間比甲骨文還早,但因為陶文不同的文字符號數量稀少,且難以辨識,因此並未撼動甲骨文是中國最早文字的地位。
東漢許慎認為中國文字的產生,起初是伏羲氏創作八卦符號用來表示一些「現象」。之後又有神農氏利用結繩來記事,但顯然這兩種方式都不夠直接,訊息的表達也無法詳盡完整。於是到了黃帝時代,史官倉頡創造了文字,從結繩到文字符號,這種文字的起源歷史雖然不見得完全正確,但可以肯定的是,人類對任何事物的發明與創造,一定是由簡入繁,首先必定是用簡單的符號來代表發生的事情、人物、情境,後來發現這些符號,不能完全明白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和對當時發生事情的詳細紀錄,因此就需要更多的符號來代表,而每一個符號如果表示的事物和概念太過簡單,也無法把一個完整的想法和事情的來龍去脈詳細而完整的呈現,因此更多的文字創造也就慢慢地產生,用以代表自己所說的話或是想表達的思想。
簡單來說,原始文字是人類用來紀錄特定事物、簡化圖像而成的書寫符號。文字在發展早期都是圖畫形式的,有些是以形表意,有些是以形表音,其中有表意文字(象形文字,即以形表意的文字),與語音並無直接關係,所以早期的中國文字便從此慢慢演變而成。有些中文字可以從表面、部首、字旁看到一些聯繫旁通的字義。而這些特色是拼音文字所沒有的。例如我們所熟知的英文與拉丁文,西班牙文,這些文字都是用幾個字母組合成一個發音字來表示一個文字,雖然拉丁文有所謂的字根原則可以追尋,但是與中文可以直接由字形來表意的中文字相比,還是略勝一籌,畢竟很多拉丁字根或是字源,如果沒有透過字典或是相關書籍的介紹,初學者很難從字母的表面形狀或是發音上想像出文字本身的涵義。不像中文字,很多字從很多部首或偏旁,就可以了解這個中文字的屬性與涵義。我個人認為,這就是中文字非常棒的設計原理與優勢。很多外國人會覺得中文字非常難學,那是因為他們有語言和文化上的隔閡,加上對中文造字的原理和歷史不夠了解,所以會覺得中文字很難學習,但是對中國人來說,中文字反而更容易許多,同時中文字可創造出的文學內涵和思想深度,也是很多其他語言很難達到的。舉個最簡單的例子,中文有一大堆的四字成語,這些成語可以代表一種智慧,一個故事,一個想法,一段歷史,然而拼音字母的文字,就很難達到中文字這種精簡卻博大精深的效果。
文字是文明社會的標誌,更是一個文化的精隨。中文字的發展也和中華文化的歷史一樣,淵遠流長,一脈相傳,而且血溶於水,密不可分。要了解中華文化,那就非得對中國文字有深刻與詳盡的了解才是。
[1] 是古代埃及的正式書寫文字體系,由表音字母和表意文字共同構成,目前發現約擁有1000多個單獨的文字圖形。聖書字發源於3200年前的青銅時代早期,最早的被破解的成句的書寫文字來自第二王朝(公元前28世紀),並在中王國時期形成了成熟的書寫文字體系。聖書字一直被使用到公元5世紀後消亡。
[2] 楔形文字是發源於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流域的古老文字,約在公元前3200年左右由蘇美人發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楔形文字由最初的象形文字系統,字形結構逐漸簡化和抽象化,文字數目由青銅時代早期的約1000個,減至青銅時代後期約400個。已被發現的楔形文字多寫於泥板上,少數寫於石頭、金屬或蠟板上。
英語的cuneiform源於拉丁語,是cuneus(楔子)和forma(形狀)兩個單詞構成的複合詞,而阿拉伯人則稱之為「الخط المسماري」(al-khaṭṭ al-mismārī,意思是「釘頭文字」)[1]。